在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災后重建的熱土上,一場凝聚多方力量的攻堅行動正高效推進。從政策宣傳到民生保障,從組織引領到產業賦能,各級各部門協同聯動,以扎實舉措為受災群眾筑起幸福新家園。
政策賦能,搭建溝通橋梁
拉孜縣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政策傳播矩陣。抽調政策業務骨干組建專業宣講團,聯合駐村工作隊、下派干部、鄉鎮干部組成 “政策輕騎兵”,深入安置點、田間地頭開展 “面對面” 重建政策解讀。同時,制作生動形象的科普短視頻,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民房維修加固技術要點與流程,消解群眾疑慮。此外,縣重建辦還設立“群眾政策咨詢室”,安排專人全天候答疑,讓重建政策深入人心。
黨建領航,凝聚先鋒力量
全縣3500余名黨員干部聞令而動,組建120余支黨員志愿服務隊,成立臨時黨支部,讓黨旗在重建一線高高飄揚??h委宣傳部在安置點布局7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6500余場次,既充實受災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激發內生動力,形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共建格局。
基層深耕,破解重建堵點
300余名駐村干部創新工作模式,將駐村工作與重建深度融合,每日穿梭于民居與建設工地,建立直報機制,有效打通重建工作“最后一公里”。
企地攜手,以工代賑促增收
拉孜縣創新“重建+就業”模式,強化以工代賑政策落地,精準落實增收舉措,加大補助救助政策兌現力度,同時,在政府牽線搭橋下,達熱瓦集團施工項目優先吸納本地勞動力,本地勞工占比提升至30%。像牧民落桑頓旦這樣的受災群眾,通過參與工地后勤保障工作,實現月增收6000元,既助力重建又實現家門口就業。
精準施策,強化統籌保障
拉孜縣建立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細化分解重建任務,明確責任主體與時間節點。組建“縣級領導包鄉、科級干部包村、駐村干部包點”三級服務專班。23名縣級領導、11名科級干部、96名駐村干部下沉一線,累計解決問題50余件,為重建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