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日喀則市吉隆縣,素有“珠峰后花園”美譽。作為中國和尼泊爾邊境重要樞紐,吉隆口岸憑借獨特區位優勢,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綻放光彩,成為西藏自治區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圖為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口岸,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駛出吉隆口岸。貢嘎來松 攝
自2022年3月吉隆邊境經濟合作區獲批成立,實現西藏自治區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零”的突破以來,口岸發展按下“加速鍵”。特別是2022年12月恢復“雙向貨通”后,外貿邁向高質量發展快車道。2024年,吉隆口岸進出口貿易值達42.48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7.58%;今年第一季度,對外貿易值突破10億元,刷新2017年擴大開放以來紀錄。海關統計顯示,1至4月,吉隆口岸進出口貿易值16.79億元,同比增長64.15%,貿易量5.06萬噸,同比增長105.6%,多項數據實現大幅躍升。
圖為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的吉隆口岸,海關工作人員在對出口的國產新能源汽車進行檢查。貢嘎來松 攝
吉隆海關通過“兩提兩降”(提升監管水平、提升服務能力,降低出口通關時間、降低出口經營成本)措施,對新能源汽車出口實行“一企一策”服務,開通“24小時”全天候申報“綠色通道”,支持國產新能源汽車出口領域實施“鐵公聯運”模式,大幅壓縮出口成本。
圖為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口岸,海關查驗人員正對入境人員攜帶的物品開展細致查驗。貢嘎來松 攝
如今,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吉隆口岸整車出口主力,1至4月出口1973輛,同比增長13.59%,帶動輪胎、剎車片等零配件出口貿易值達1338.34萬元,同比增長1.12倍。
此外,吉隆海關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落實“關長送政策上門”機制,通過“政策直通+信息直達+服務直送”模式,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設立專窗、開辟綠色通道、定制監管方案,為企業提供“一對一”指導服務,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