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做餐飲辛苦,在西藏縣城開餐館會怎么樣?山西小伙黑文卿把麻辣拌、麻辣香鍋帶到了山南市曲松縣,還頗受歡迎。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黑文卿的家就在山西雁門關附近。從雁門關來到布丹拉山腳下的曲松縣創業開店,是這位31歲的小伙之前從未想過的。
之所以來到曲松,與他的小妹有很大關系。“前幾年小妹以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身份來到西藏,后來考到了曲松縣。”黑文卿坐在餐桌前,一邊看著手機里的賬單,一邊向記者談起自己的過往。
幾年前在廣州做水電裝修期間,黑文卿從網上學會做麻辣拌,又找來三輪車,白天干完活后,晚上便在公司附近支起小攤。后來,因市場飽和、工資銳減等原因,他無奈回到老家。這時遠在西藏的小妹給他支了招:“最近從網上看到山西麻辣拌賣得挺火,西藏現在也在大力推動經濟發展,這里好像還沒人做麻辣拌,你要不要來試試”。
“行!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刻在骨子里的晉商基因似乎在發揮作用,黑文卿當即買票來到西藏。
“真沒想到開店會這么難。”黑文卿向記者講述,本來想在拉薩、山南的市區開店。一打聽,成本太高。他與小妹商量后,決定先在曲松縣試試,要是生意好的話,再往大城市發展。
開店前的選址、買設備等前期工作讓黑文卿吃盡了苦頭。想找一家位置好、投入成本較低的店鋪著實不易。幾經周折,他最終接手了一家即將轉讓的藏餐館。
“雖然都是餐飲,但麻辣拌與藏餐有很大不同,得重新裝修店面。”黑文卿告訴記者,肉類、蔬菜等食品儲存需要有大容量冰柜,但縣城與山南市區都沒有可供選擇的商家,兄妹倆只好前往拉薩購買。他又花了不少錢,將桌椅板凳、冰柜等滿滿一車東西拉回縣城。經歷了不少磕磕絆絆后,這家面積4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終于開了起來。
“申請營業執照的時候,曲松縣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特別好,沒花多長時間就辦下來了。”黑文卿說,店鋪剛營業,隔壁店鋪的兩個藏族小伙便過來了。吃著麻辣拌,他們給黑文卿講述西藏的人文風貌、奇聞趣事,還給他帶來甜茶、牦牛肉干,這讓黑文卿深切體會到藏族群眾的熱情好客。
小妹的同事也經常過來捧場,不僅給身邊人宣傳,還結合西藏的口味特色,給黑文卿提出改良建議。“你看墻上掛著的這幾幅畫,就是小妹的同事送的,他們說把店里裝飾得好看些,能更好地吸引顧客。”黑文卿說,現在做餐飲的心得,他也慢慢摸索了出來。
“開店一個月以來,最好的時候一天營業額有1000元以上。雖然店鋪的位置偏僻,但酒香不怕巷子深。”黑文卿堅信,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將餐品做精做好,相信會吸引更多顧客光顧。
望著店鋪外山坡上的拉加里王宮,黑文卿感慨道:“現在拉加里王宮也開放了,游客肯定會越來越多,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