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官方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目前,全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373處,其中已完成館藏可移動文物登記的文物保護單位1006處,可移動文物51萬余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1.15萬件/套。
2019年3月28日,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館展出的清朝冊封五世達賴喇嘛金印。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副局長許少國說,近年來,全區博物館體系建設得到不斷完善,博物館數量持續增長,由國有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紀念館、寺廟文物陳列館組成的西藏博物館體系初步建成。
許少國還介紹,近年來西藏共實施可移動文物預防性項目、數字化保護項目、文物修復項目56個,總投資3.2億元人民幣。同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絲綢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合作,開展布達拉宮貝葉經等古籍文獻保護利用工作,完成貝葉經病害調查;實施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等珍貴預防性保護項目,有效改善寺廟可移動文物保存環境,實施西藏博物館、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珍貴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推進館藏文物保存環境達標建設等。
發布會還介紹,西藏持續擴大公共服務覆蓋面,2023年全區博物館、陳列館、紀念館參觀人數達366萬余人次,2024年1至9月參觀人數達325萬余人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