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經過近10年的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已累計開展新項目、新技術4400多項,打包“移植”先進經驗1800多項,填補當地2500多項醫療技術空白。
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郭珞介紹,17個對口支援省市的184家醫院派出近2000名專家支援西藏自治區醫療衛生事業,目前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7個地市人民醫院形成覆蓋全區的“1+7”醫療體系,醫院門診量比受援前翻一番,三四級手術年均14000多臺,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接近90%,全區人均期望壽命72.19歲,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據了解,“組團式”醫療人才援藏工作于2015年8月啟動,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對口支援省市組團選派醫療骨干,支持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7個地市人民醫院的建設,2021年又將組團受援范圍拓展到13家重點縣人民醫院。目前,受援二級乙等及以上醫院共計21家,覆蓋阿里、那曲等偏遠地區。
郭珞介紹,下一步要繼續加強省市合作、部門聯動,形成援藏的整體合力,培養當地醫療衛生人才,不斷總結衛生援藏成果和經驗,繼承發揚“老西藏精神”,在服務群眾中促進民族團結進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