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是實體經濟。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6月11日上午,自治區黨委金融工作會議在拉薩召開。這是西藏歷史上首次召開金融工作會議。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在會上強調,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本分”。
近年來,西藏金融系統堅持所有金融工作都服從服務于“四個創建”,靠前服務、主動作為,實行落實中央賦予西藏特殊優惠金融政策的提醒、督辦、核實、銷號閉環管理,協調推動金融資源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讓金融“活水”更精準、更廣泛、更持久地“灌溉”實體經濟。
截至2023年底,西藏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33.67億元、占GDP的9.7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約2個百分點。到今年4月底,各項貸款余額6380.52億元、同比增長12.98%,信貸規模創西藏歷史新高、增速居全國第二,貸存比例101.81%,首次超過100%。
據中國人民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黨委書記王春橋介紹,西藏近兩年信貸投放明顯加快,金融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區社會融資規模從2018年末的5951億元,提升到2023年末的7943億元,其中本外幣貸款余額由4556億元連續跨過兩個整數臺階,2023年末達到6012億元。價格上,2018年以來,不同期限貸款利率降幅均在55個基點以上,2023年全年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85%,西藏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至改革開放以來最低、也是全國各省區最低。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近年來,西藏持續優化融資環境,建立實行“獲得信貸”評價考核機制,在藏經營主體獲得遠低于區外省份的融資成本,金融機構新發放的一般商業性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進一步降至1.77%。
“現在,有專門針對我們做餐飲的貸款產品。我們已經用這筆資金對藏餐館各方面進行了提檔升級,想為顧客營造良好的就餐體驗,以此帶動餐館發展。”拉薩藏餐館老板次仁說,去年,建行西藏分行聯合西藏烹飪餐飲飯店業協會舉辦“膳易貸”綜合服務模式發布暨客戶對接會,為餐飲類企業及商戶開辟專屬服務通道。據悉,自創新推出“膳易貸”綜合服務模式以來,建行西藏分行已累計為全區372家餐飲類企業及個體戶發放貸款9.1億元,目前貸款余額達2.73億元。
普惠金融貸款作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一種便捷貸款方式,一直備受關注。近年來,轄內開發“藏宿貸”“那曲蟲草貸”“318·幸福旅游貸”“鄉村振興·林卡貸”“鄉村振興·青稞產業貸”“藏羊貸”等具有西藏特色的信貸產品,各類金融信貸產品80余種,全力為企業提供“接地氣”的金融服務。
舉辦全區產融對接會簽約資金835億元,創西藏歷史新高;舉辦“園區e貸”、服務“格桑花行動”、科創型企業融資對接會,新增融資超100億元,引導銀行、融資擔保機構創新開展“金信e擔”“見擔即貸”“見貸即擔”等服務模式,著力破解中小微和民營企業貸款難題。
同時,西藏大力實施小微和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立金融服務小微和民營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創新推出“普惠小微信用貸”“政銀擔”“創業擔保貸”等10款普惠金融產品,采取定制專門金融產品、簡化信貸手續、增加授信額度、減免相關費用等措施,推動小微和民營企業貸款“量增、面擴、價降”。
截至今年4月底,全區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26.83億元、同比增長42.97%;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7.53億元、同比增長17.98%,增速居全國第一;截至5月末,融資擔保余額54.57億元、同比增長112.91%,增速居全國第一。
經濟興則金融活,金融活則經濟旺。在金融活水澆灌下,西藏實體經濟碧波翻滾,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據西藏市場監管部門統計,截至3月末,全區經營主體期末實有登記51.12萬戶,同比增長13.9%。其中,3月當月經營主體登記1.85萬戶,增長12.3%。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