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成公主》劇組參加演出快12年了,在這些年我扮演過11個角色,最喜歡的角色是扮演牧區家庭的母親。回想12年前,當時我在鄉下務農,每天不是在地里干農活,就是在家里做家務。現在好了,晚上參加演出,每個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工資,白天還可以照料家里,日子過得特別安穩。 ”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街道慈覺林村村民德吉高興地說。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2013年,拉薩市大力實施包括“文化興市”在內的六大發展戰略,域上和美集團與拉薩市布達拉旅游文化集團打造了《文成公主》一劇。
《文成公主》大型史詩劇作為西藏文旅扶貧的標桿項目,自2013年8月演出以來,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多年來,作為項目運營的域上和美集團及相關各方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持續的產業貢獻增強服務社會和造福民生的能力,努力以演藝促發展、惠民生,有力促進了當地百姓就業創業和多元增收,做到了“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12年來,域上和美集團始終以“優先解決慈覺林村民就業,兼顧周邊農牧民參與演出運營”為出發點,在《文成公主》項目建設期間,通過招募當地群眾參與工程建設,雇傭當地村民運輸車輛、租用當地村民住宅等方式,幫助慈覺林村創收5000萬元以上;自正式首演以來,劇組95%以上的演職人員為當地農牧民,僅演員部分就解決就業近800人。此外,項目運營還為900余名大中專返鄉學生提供了就業崗位。通過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使當地群眾完成了從單一務農創收向服務業多元創收的轉型,實現了增收致富。如今,《文成公主》項目已成為拉薩文化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的經典案例。
2019年,域上和美集團與拉薩市布達拉旅游文化集團再次聯合打造出品了《金城公主》舞臺劇,并于當年8月在拉薩完成首演。
“我中專畢業后,回到了家鄉慈覺林村,通過專項技能培訓,參與了《文成公主》大型史詩劇、《金城公主》舞臺劇演出,現在負責維持演出現場秩序等工作,在演出旺季,每月可領取8000元工資,對目前的工作很滿意。”28歲的慈覺林村村民熱瓊告訴記者。
域上和美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文成公主》大型史詩劇已經進入第十二個演出季,《金城公主》舞臺劇也進入到第六個演出季,他們將在保持以往高品質的基礎上,繼續對劇目進行提升和優化,比如,讓舞臺效果更加飽滿,在數字技術應用上更加前沿,在服裝道具上力求精美等。同時,為讓參演的當地農牧民進一步融入劇情,聘請了專業的老師從文化、演技、語言、舞蹈等多方面開展培訓,力爭讓每一名演員在充分理解劇目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用飽滿的熱情和澎湃的激情參與演出。
“今年,《文成公主》實景劇演出已于3月12日正式啟動,將一直持續到年底;《金城公主》舞臺劇增加了白天演出場次,與《文成公主》一道,共同助力拉薩構建全時全季旅游格局。”域上和美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為增強游客夜間旅游體驗,今年在《文成公主》劇場外額外增加了巡街和鍋莊舞互動表演。另外,還將在拉薩打造一臺以著名探險巨著《藏地密碼》為IP的新型沉浸式旅游演藝,項目落成后,將進一步豐富拉薩市的文旅演藝產品供給,為拉薩市八廓古城區增加文化活態表達的新消費場景。
《文成公主》項目啟動運營以來,域上和美集團通過文化旅游全產業體系打造,在區域周邊形成了要素齊備的旅游配套,通過搭建共生、共享、共創的鄉村振興生態系統,帶動慈覺林村及周邊村民、部分市民走出了一條“全業、全民”的特色旅游發展道路。通過“產業帶村”“智志雙扶”等創新探索與實踐,使慈覺林村片區及周邊從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傳統村莊,逐步轉型升級為以文旅產業帶動多元經濟融合發展的城市新區,第三產業實現了“從0到1”的拓荒式發展,重塑了產業結構,帶動了經濟活力。目前,項目所在的慈覺林片區已成為拉薩文旅產業聚集發展高地,村民實現了生產生活方式的徹底轉變,項目的運營與發展為當地村民就業增收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