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樓下都有陽光,很暖和。”2月2日,西藏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記者一行來到山南市瓊結縣昌嘎村,此時該村四組村民多吉在家里的二樓陽光房內準備過年用的經幡,他的老伴則在一樓庭院內整理衣物,午后的陽光透過玻璃窗落在沙發上,坐在這里感覺不到冬的寒意,郁郁蔥蔥的綠植讓這所溫馨的居所生機勃勃。
圖為多吉家改造前的庭院。(資料圖)
圖為多吉一家在改造一新的家中準備迎接藏歷新年。貢桑拉姆攝
2023年,昌嘎村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近年來,該村以“全區重點區域造林綠化工程”為契機,通過開展植樹造林、發展苗圃基地,讓民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同時,昌嘎村還秉持“生態建村、綠色興村”的發展之路,著力推動人居環境整治,打造花園式宜居鄉村。
圖為昌嘎村干凈整潔的公路。貢桑拉姆攝
“以前條件不好,人畜不分,環境衛生也比較差。”對昌嘎村的村民來說,生活中最大的變化便是人居環境的改善。他們說,以前大家都沒有現在自覺,隨地扔垃圾的現象比較嚴重,塑料袋、瓶瓶罐罐及被碾壓的牛糞隨處可見,“現在很干凈,很舒服”。
記者沿著昌嘎村巷道來到多家農戶門庭前,雖然被寒風吹亂了頭發,雙手凍得有些僵硬,但并沒有看到“隨風起舞”的白色垃圾,村內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凈如洗,甚至看不到隨地亂扔的紙屑、煙頭及牛糞“落地”的痕跡。
瓊結縣官方稱,近年來,該縣穩步推進農村新風貌、人畜分離、戶廁改造、垃圾分類“四大革命”,扎實開展村莊清潔行動,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積極創建生態宜居鄉村,全力打造村莊整潔、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新風貌。
圖為昌嘎村干凈如洗的巷道。貢桑拉姆攝
記者在采訪時注意到,在多吉家庭院大門外的墻壁上,張貼了“昌嘎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戶家庭前后對比圖”并附有二維碼。記者用手機掃此二維碼,屏幕中便彈出多吉家的相關信息,其中包括戶主姓名、家庭人數、年人均收入、人居環境整治前后對比圖等,一目了然。
圖為多吉家改造前后對比圖。貢桑拉姆攝
昌嘎村第一支部書記巴桑多吉告訴記者,該村推出“一戶一冊(策)”人居環境整治檔案、因戶施策、分類治理。同時,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優化建立4個基礎網格,將公共區域內的人居環境整治任務,劃分給相應網格內聯戶單位,健全環境整治責任體系,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全覆蓋、無死角。
圖為昌嘎村民眾“文化銀行”積分兌換存折。貢桑拉姆攝
此外,昌嘎村開發人居環境整治“隨手拍”微信小程序,鼓勵村民“隨手拍、隨時傳”,將發現的環境亂象及時上傳鄉人居環境整治信息平臺,完善管理服務環節,民眾自覺參與鄉村環境整治的愿望更加強烈。
圖為昌嘎村干部向記者介紹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貢桑拉姆攝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昌嘎村依托“文化銀行”,把推廣運用“積分制”貫穿人居環境整治全過程,將環境衛生、戶廁改造、垃圾分類、美麗庭院創建等情況納入積分賬戶,以積分量化考評教育,引導農牧民樹立文明新風。同時,把推進“移風易俗”作為提升全民素質、助推鄉村振興。
在未來,昌嘎村將以現有人居環境整治成果為基礎,整合各類資源,加大整治力度,在做好鞏固提升的基礎上,補齊整治短板,不斷改善村容村貌,共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