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堅持把學習“千萬工程”經驗作為教育干部、受惠群眾的具體體現,作為凝聚人心、造福群眾、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城鄉發展的有力抓手,結合拉薩實際創造性轉化“千萬工程”經驗,以新時代“富春山居圖”,守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人民至上 共建共治共享
達孜區在推進農牧區群眾住房改造提升項目中,全程推行民主決策、民主實施、民主監督,在規劃設計、項目實施、資金兌付中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房屋設計期間召開征求會、議事會,真正做到尊重民意、還權于民、讓民作主。
堆龍德慶區通過以獎代補讓群眾自主動手,縱深推進屋頂、墻面、廁所、廚房、臥室、院落等改造提升,并帶動群眾投入更多的資金參與建設美麗家園,切實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鄉村風貌煥然一新。
市農業農村局加強銀政對接、強化資金保障,進一步解決“美家”項目中群眾自籌30%資金難的問題,積極推行市委、市政府“銀行貸款、政府貼息、群眾償還本金”籌資模式,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同時指定基建賬戶,防范貸款挪用,助推“美家”項目落地見效。
市水利局切實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建成供水工程1540處,有效解決32萬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農牧區集中供水率達92%,自來水普及率達86.18%,供水保障率達95%,水質達標率100%,位居全區前列。
堅持實事求是 因地制宜
曲水縣緊緊圍繞農村環境衛生、雪亮工程延伸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以管網建設、廁所革命、“楓橋式”村警務室、曲水縣亮化等工作為抓手,推進縣城基礎設施向鄉村輻射、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力促進縣、鄉、村三級功能銜接互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墨竹工卡縣聚焦駐村幫扶力量分散、駐村工作成效不具體不實在等突出問題,駐村總領隊探訪41個村(社區),爭取派駐單位落實購置農村公路照明燈、維修飲水工程、修建群眾文化娛樂舞臺等為民辦實事項目60件,為墨竹工卡縣51戶防返貧監測戶制定51條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助力消除返貧風險。推動拉龍村充電樁、孜孜榮村干洗店等10個村集體經濟項目落地,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尼木縣依托“尼木三絕”等非物質文化資源,創新“非遺+”“旅游+”新業態,積極把“非遺+創新”工作作為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整合發展尼木非遺文化和旅游產業,打造尼木縣獨有的特色文化品牌,有效提高尼木縣全域旅游知名度,使尼木的文化、旅游資源得以在更多平臺進行展示,文化旅游產業更好融合發展。
當雄縣全面梳理轄區內土地、光照、地熱等資源稟賦情況,結合自治區電網送出建設規劃,對轄區內清潔能源發展優勢進行全面掌握,編制完成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出臺招商引資政策十二條。同時當雄縣領導工作專班努力推進、充分把握“能源長廊”政策傾斜機遇,積極打造新能源產業鏈,助力經濟發展。目前,已協助企業取得中能建指標250MW光伏+100MW光熱,以及中廣核125MW光伏+50MW光熱建設指標,國電投50MW光伏發電項目已具備并網條件。
(下轉第四版)
堅持系統觀念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市數產集團持續推進堆龍德慶區朗巴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集綜合治理、法律咨詢、政務辦理等業務于一體的基層政務服務中心,實現政務服務“網上辦、馬上辦”“只跑一趟”,改善農牧區群眾“辦事難、來回跑”問題,有效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數字媒體技術逐步走進千家萬戶,該村16歲至59歲群眾網上申請辦理或知曉辦理政務服務、便民服務流程者達60%,群眾數字素養有了較大程度提高。
市郵政管理局聚焦補齊農村寄遞服務短板,協調交產集體客運班線,讓快遞包裹“坐”公交進村,滿足廣大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需求,同時以點帶面鼓勵郵政快遞企業通過自建網點或村內便民服務設施、站點搭載寄遞服務等方式延伸服務網絡,拓展網點布局。目前全市共設置村郵站174個,村級寄遞物流服務站3個,既解決快遞下鄉“最后一公里”難題,也為縣鄉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市人大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加強農牧區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柔性治理。落實“四議兩公開”決策程序,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有序推行村務公開,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發展。同時更新村規民約,充分發揮其在農牧區基層治理中的特殊功能,落實德治自治、弘揚公序良俗,做到“私事不出家、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市司法局開展“送法進鄉村 普法潤民心”專項宣傳活動。通過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解答法律咨詢、擺放展覽刊板等形式,以憲法和老百姓生產生活相關法律法規為重點宣傳內容,進一步提升群眾對法律法規的認知度,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守法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市委宣傳部聯合多部門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拉薩千家萬戶”月月講暨《美麗家園》文藝匯演,圍繞“千萬工程”經驗做法,廣泛宣傳開展城鄉環境綜合大整治行動的目的和意義,活動現場觀眾達2600余人,線上觀看量達3.9萬余人次,點贊量達3.6萬次,有力促進黨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飛”入千家萬戶,為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大整治、持續推進“千萬工程”等市委中心工作凝心聚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