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時30分,索縣人民醫院外科診室外,患者已經排上了長隊,看到這一幕,任士貴醫師加快了上班的步伐,換上白大褂開始接診。
任士貴,2013年從遼寧鞍山來到那曲市巴青縣,成為了一名援藏醫生。三年的援藏經歷,使他更加堅定了要當好雪域高原群眾健康“守護人”的想法,繼續為這里的群眾做更多的事。因此他申請調藏,成為了那曲市索縣人民醫院外科主任醫師,在藏工作了近10年。
同時,作為一名黨員,從醫30余載的任士貴積極發揮黨員帶頭作用,立足崗位、發揮優勢,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在專業技術上傳、在能力提升上幫、在品德作風上帶,以專業的醫療技術和踏實的工作態度帶領年輕醫生快速成長,他們在廣泛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詮釋著民族團結的真諦。
索縣人民醫院醫生索朗歐珠說:“每天,任醫生基本要在醫院待上十多個小時,加班是家常便飯,如遇有重患或者手術病人,他不分白天黑夜,風雨無阻,寒暑不誤,及時為患者治療。”
在任士貴的幫助下,當地醫生的業務水平、業務知識、手術技能不斷提升,有的手術項目由原來近三個小時縮短到20分鐘。這也帶出了一批勤奮好學的徒弟。
仁士貴在救死扶傷的同時還潛心學術研究。2020年3月,他與大連援藏醫生一起申報那曲市科研課題《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高原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的研究》,實現索縣人民醫院市級科研課題零的突破。2020年10月,《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險因素分析研究》獲國家衛健委“十四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立項,于2021年結題,榮獲科研成果一等獎。2021年《一種普外科肌肉撐開裝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型專利一項;《一種膽道手術引流裝置》于2021年6月申報國家專利。《高原地區原發性高血壓治療標準的研究》于2021年12月在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科研立項,預計今年結題。
參加工作以來,任士貴發表國家級醫學論文20余篇,目前是西藏專家庫專家、西藏醫保質控專家、西藏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