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次安拉姆介紹,換季時常見的傳染疾病主要包括手足口病、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手足口病多見發熱,手心、足底、口腔等出現皰疹,并發癥多為肺炎等;流感多見發熱、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全身酸痛,并發癥多為肺炎、支氣管炎等;水痘多為發熱,全身出現皮疹、皰疹,常為向心性分布,并發癥多為肺炎、肝炎等;流行性腮腺炎多發于單側或雙側腮部,多見腮部腫脹疼痛、發熱、不化膿,并發癥為胰腺炎、男性睪丸炎、女性附件炎等。
上述四類傳染疾病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流感。與普通感冒相比,流行性感冒的病毒致病力更強,病毒除了會造成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外,還可能出現下呼吸道或其他臟器受損的癥狀。感染流感病毒后,大部分患者為輕癥病例,但有一些易感人群,比如老人、兒童、孕產婦以及有慢性、基礎病的患者,應當特別注意預防流感,以免引起其他并發癥。“及時治療,可有效避免并發癥的出現。”次安拉姆說道。
五種方法可預防感染
如何預防傳染疾病?次安拉姆告訴記者:“病毒與健康好像一個天平的兩端,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我們提倡通過以下五種方法來預防傳染病的感染:每天室內通風30分鐘以上,可稀釋空氣中的病毒數量;勤曬被褥,利用紫外線殺菌消毒;每天鍛煉一個小時,增強自身抵抗力;做好個人衛生,飯前便后、外出歸來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有效洗手;在本人所屬社區及時接種相關病種疫苗。”
“疫苗不能100%阻斷疾病的發生,但可以降低發病風險或延長再次發病的時間,建議接種。”次安拉姆介紹。需要注意的是,嚴重過敏、身體處于不穩定狀態或存在特定疾病等情況,可能禁止接種疫苗,醫生會進行具體判斷。同時,接種前需向醫生詳細說明自身情況,包括過敏史、慢性病史、用藥情況等。接種時,應積極配合醫生核對信息,采取合適體位,并在接種后留觀30分鐘左右。接種后,需注意保持注射部位干燥、避免進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吸煙、飲酒、飲濃茶等,保證充足休息。發生全身或注射局部紅腫、疼痛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
正確看待秋冬換季傳染疾病
據了解,手足口病與水痘同屬病毒性疾病,由于癥狀相似,患者無法準確分辨,如有疑似癥狀應盡早就醫。對傳染疾病必須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這是防止傳染病流行的關鍵環節。
次安拉姆提醒,要正確看待秋冬換季傳染疾病,不要懼怕,做好防護及隔離措施。平日里,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注意遮掩口鼻;盡量遠離公共區域,如必須前往時,務必佩戴好口罩,回家做好消毒;盡量避免用手直接觸摸口、鼻或眼睛。另外,選購冷鏈食品請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加工食物時,砧板、菜刀、餐具等生熟分開、及時清洗;盡量使用公筷公勺,食物放進冰箱時,要嚴格密封,避免造成污染。
正值秋冬換季時節,氣溫波動導致人體適應能力下降,病毒、細菌活躍,一些傳染疾病也悄悄地開始傳播。那么,秋冬換季常見的傳染疾病有哪些?應該如何預防?記者采訪了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傳染科主治醫師次安拉姆,一起來聽聽她怎么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