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六旬的熱塔納·庫瑪爾是一名尼泊爾商人,在中國西藏定居已經三十八年,說著一口流利的藏語。
在中國生活的這幾十年里,庫瑪爾親眼見證了西藏乃至整個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庫瑪爾位于拉薩八廓街的店鋪生意也逐漸紅火起來。
庫瑪爾家族很早就在拉薩做中尼外貿生意,經過幾代傳承,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
近日,中新網記者跟隨“遇見西藏 扎西德勒”網絡國際傳播活動記者團實地探訪了他的店鋪。熱情的庫瑪爾為迎接記者的到來,特地戴上了尼泊爾傳統帽飾。言談間,他像一位相識已久的老朋友,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西藏這些年的發展。
圖為庫瑪爾接受“遇見西藏 扎西德勒”網絡國際傳播活動記者團專訪。(主辦方供圖)
一封對中國的感謝信
“‘一帶一路’倡議極大地惠及了尼泊爾老百姓!過去十年里,我親眼看到中尼兩國間貿易更加便利,對于我們從事外貿的人來說,真是一件大好事!”
尼泊爾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共建國家,從2017年中尼簽署關于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以來,中尼兩國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目前,兩國已經在公路、機場、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庫瑪爾激動地向記者表示,尼泊爾人民對中國的經濟幫助非常感激,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為當地人民建設了許多重要的基礎設施。對于穿越喜馬拉雅山脈的中尼跨境鐵路規劃,庫瑪爾也充滿了期待。
過去,庫瑪爾從事羊毛出口業務。據他介紹,西藏自治區政府會從牧民手中購買羊毛,賣給當地的像他這樣的尼泊爾商人,出口到尼泊爾。這種做法不僅直接增加了牧民的收入,還促進了西藏外貿產業的發展。
中尼鐵路建成后,將會有更多像庫瑪爾這樣的南亞商人,從與中國更加便利的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中受益。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采訪過后,這位老人認認真真地用英文寫下一封信并交給中新網記者。他說:“我相信,未來中尼交通將更加便利,兩國情誼將更加深厚。我非常、非常地感謝中國政府,為尼泊爾人民帶來了這些大好機會。”
圖為庫瑪爾交給中新網記者的感謝信(受訪者供圖)
西藏的變化“翻天覆地”
在西藏的三十八年,是庫瑪爾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光。他在拉薩娶妻生子,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他現在的生活,他認為是“安寧”和“幸福”。
庫瑪爾感慨道,幾十年來,西藏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十八年前,我剛來到拉薩,這里還沒有自來水,人們都靠壓井吃水?,F在就不一樣了,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生活非常方便!”談到這里,老人臉上洋溢著笑容。
他說:“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政府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比如修路架橋、改善營商環境,為當地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以辦證為例,據庫瑪爾介紹,以前,他需要跑好幾趟政府部門,才能辦齊全一個經營證。而現在,一切都變得非常方便。“只需要告訴辦事人員你的需求,他們在電腦上操作,一天之內就把所有流程都辦完了,非常高效。”
庫瑪爾說,拉薩的建設也日新月異,現在到處都是商鋪,城市衛生狀況也有了很大改善。
據西藏自治區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五年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600美元,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總產穩定在100萬噸以上。2022年西藏生產總值達2132.64億元。
“我從內心深處感謝中國?!睅飕敔栒f。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