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現場。記者 王靜 攝
9月15日上午,“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教基地”和“拉魯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一基地、一臺站”)正式掛牌,標志著西藏首個城市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站建成。
據悉,拉魯濕地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天然濕地,在調節拉薩城市氣候、水源涵養等方面有著重大意義。西藏大學作為區內生態學科人才培養源地,于2022年專門成立了“生態環境學院”,整合優勢力量,加快生態學及相關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推動科研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正積極成為西藏生態文明高地建設中的主力軍和智庫。
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拉姆次仁表示,西藏大學和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基本原則,建好西藏首個城市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站,構建國內一流的濕地生態系統監測體系,為濕地生態保護和修復提供基礎數據。同時,以“青藏高原濕地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教育基地建成掛牌,共同將拉魯濕地打造成西藏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一面旗幟,助力拉薩申報“國際濕地城市”。
“‘一基地、一臺站’的建成,是持之以恒做好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工作,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切實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的具體實踐。”西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金永兵表示,在后續工作中,西藏大學將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科技創新優勢,繼續加大建設力度,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利用 “一基地、一臺站”平臺,講好西藏生態故事,沖刺大項目、產出大成果,為區域乃至整個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專業意見和政策建議,當好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智囊團。同時充分發揮“一基地、一臺站”自身專業性優勢,利用多種方式,主動科普西藏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引導各族人民群眾主動參與到生態保護行動中來,共同保護西藏生態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