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司法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打造新時代“楓橋式司法所”為抓手,充分發揮司法所職能作用,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基層平安建設、法治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走進拉薩市林周縣司法局春堆司法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幾個大字。服務大廳進門醒目位置張貼司法所來訪接待服務指南、來訪須知和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服務流程,讓前來辦事的群眾一目了然。大廳內,人民調解、法治宣傳、法律咨詢、法律服務等功能窗口一應俱全,工作人員正在熱情接待來訪群眾。
“有了糾紛找司法,司法幫你‘解疙瘩’”。在春堆鄉每一個農牧民群眾家中,都有一張便民服務聯系卡,卡上寫有春堆司法所所長的聯系方式及司法所為民服務等內容。群眾遇到矛盾糾紛,需要咨詢相關法律問題或申請法律援助時,可以第一時間通過司法所進行調解。
春堆司法所只是西藏自治區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為全面提升司法所工作質效,2020年8月,自治區司法廳聚焦全區司法所建設短板較多、發展滯后、服務覆蓋不全等問題,在全區開展“加強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打造‘楓橋式司法所’三年行動”。行動開展以來,自治區司法廳充分發揮司法所在基層平安建設、法治建設和助力基層社會治理中的職能作用,進一步提高司法所依法行政、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全力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西藏自治區司法廳按照“第一年建設、第二年規范、第三年提升”的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同時,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增強內生動力”,著力在發揮司法所職能作用上下功夫,力爭用3年時間推動全區司法所實現“功能完備、要素齊全、業務規范、管理有效、保障有力、作用顯著”的目標。
今年是自治區司法所規范化建設三年行動收官之年。經過近3年的規范化建設,如今,一個個“組織機構正規、隊伍建設專業、硬件設施標準、所務管理規范、職能作用明顯”的司法所正在為雪域高原基層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因地制宜設置司法所
那曲市色尼區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創新提出設立片區化管理中心司法所工作思路,將全區12個鄉鎮劃分為3個片區,設立片區化管理中心司法所。同時,統籌全區司法所工作人員,合理安排中心司法所工作力量,承擔片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法治建設、重點人群服務管理等工作,努力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
“我們立足轄區地廣人稀、服務半徑大、司法所服務供給不足的實際,采取1個片區化管理中心司法所服務輻射周邊鄉鎮的方式,實現司法所為民服務全覆蓋,為自治區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探索新路徑。”色尼區司法局有關負責人說。
司法所是縣(區)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是縣(區)司法局職能在鄉鎮的延伸,實行縣(區)司法局主管、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協管的管理體制。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因地制宜設置司法所,在人口眾多、邊境交通要沖等地理位置特殊的鄉鎮(街道)單獨設置司法所,在其他鄉鎮(街道)設立中心司法所,進一步擴大司法所法律服務覆蓋面。
“我們力爭在2024年基本配齊司法所所長,進一步充實司法所隊伍力量,力爭所均達到3人以上,使司法所隊伍組成、年齡、學歷、專業結構更加合理,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司法所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更加凸顯?!蔽鞑刈灾螀^司法廳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有關負責人說。
鞏固規范化建設成果
“桑耶司法所駐地為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為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八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我們聚焦轄區青少年、農牧民群眾等重點人員,積極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詳細講解憲法、民法典等有關法律規定,確?!宀宦湟粦?,戶不落一人’,進一步增強群眾法治觀念。”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司法局桑耶司法所所長邊久說道。
為便于開展法治宣傳工作,邊久開通個人抖音號,開設“百姓學法”藏漢雙語欄目,按照一期普通話、一期藏語的形式,將專業嚴謹的法律條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制作成抖音短視頻,并轉發到微信群供村民學習?!按蠹彝ㄟ^觀看視頻學習法律知識,我可以在第一時間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服務,這種‘線上+線下’的工作模式已被越來越多的群眾認可?!边吘谜f。截至目前,邊久已制作并播放短視頻40余期,觀看他在抖音發布的法治短視頻已成為桑耶鎮村民的日常習慣。
為進一步鞏固提升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成效,自治區司法廳制定《西藏自治區新時代“楓橋式司法所”創建評定方案》,從司法所政治建設、組織隊伍建設、規范化建設、基層平安建設、基層法治建設、加強工作保障、打造特色品牌7個方面,為創建評定新時代“楓橋式司法所”設立57項具體指標,推動創建一批“基層黨委、政府認可,群眾滿意,發揮作用顯著”的“楓橋式司法所”。同時,充分發揮“楓橋式司法所”示范引領作用,通過以點帶面、整體推進,進一步提升司法所服務鄉村振興、助力基層治理、深化基層法治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接下來,西藏自治區司法廳將評定表彰全區首批“楓橋式司法所”,努力營造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
提升矛盾糾紛化解實效
拉孜中心司法所坐落在日喀則市拉孜縣拉孜鎮,地處雅魯藏布江中上游,海拔4000多米,服務輻射拉孜鎮、曲瑪鄉、彭措林鄉、扎西宗鄉4個鄉鎮。截至目前,轄區共有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39個,聘用人民調解員243名,培養“法律明白人”105名。
自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以來,拉孜中心司法所全面推行“黨建+調解”服務模式,廣泛動員黨員調解員在人口眾多、矛盾糾紛多發易發的行政村設立黨員調解工作室,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此外,該所積極推進司法所標準化建設,創新建立“司法所、鄉鎮綜治中心、派出所、法庭+人民調解員、‘三老人員’(老黨員、老干部、老勞模)、聯戶長、法律明白人”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常態化開展重點人員走訪排查、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目標。
人民調解工作是司法所的中心工作和首要職責任務。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司法所將深化基層治理作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課題,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以“源頭防范風險、杜絕隱患”為目標,以“雙聯戶”(聯戶平安、聯戶增收)服務管理和網格化管理為載體,將人民調解組織延伸到基層社會治理“最小單元”,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就地化解,努力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