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人家,炊煙裊裊。早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在寬敞的藏式小樓上時,窗明幾凈亮堂堂。
39歲的達瓦堅參,坐在院子里聯系著運輸隊的工作,妻子才旦曲珍在查看院內李子的長勢。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達瓦堅參家,與村民群眾一起聊家常、話發展,囑托大家要落實好黨中央支持西藏發展政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兩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細化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帶領全區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使總書記的囑托在高原大地落地生根,青藏高原成為踐行總書記指示精神的“肥沃土地”,鄉村振興全面推進——
2021年消除返貧風險4467戶18597人;2022年消除返貧風險5105戶21739人,兩年均未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問題;
2021年啟動建設鄉村振興示范村100個,實施幫扶項目2126個,完成農村戶廁改造4.66萬座;
2022年重點推進200個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完成農村戶廁改造4.73萬座,選取3個縣和300個村推進樹立農牧民新風貌行動示范試點;
2023年建設的220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已全部開工,農村戶廁改造計劃3.9萬座,已完成2.3萬座;人畜分離計劃6萬戶,已完成2.83萬戶。
鄉村美——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走進嘎拉村,記者沿著村里整潔的斜坡石板路一路來到達瓦堅參家,兩邊是寬敞明亮的藏式樓房,野桃樹錯落有致地分散在房前屋后,枝頭上掛滿了一個個青青的小桃子,惹人喜愛。
“進村的路,以前全是牛糞、豬糞,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每戶人家的柴火都堆出院墻外,走路都碰頭。現在,村莊整潔、人畜分離,村里的路通到了每家每戶……”說起村子的變化,嘎拉村黨支部書記邊巴如數家珍,不僅是路,這兩年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以前每逢下雨,村子里的水就會變得渾濁。為了滿足村民的生活用水需求,村里爭取到700多萬元鄉村振興資金,用于解決吃水凈化問題,現在村民都喝上了干凈放心的水。
近年來,嘎拉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實施小康示范村、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華中農業大學赴林芝開展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學生次旺拉姆感慨道:“第一次來到嘎拉村,感覺很震撼。村子干干凈凈,家家戶戶院子里還種有各種果樹,生活在這里太棒了。”
在鄉村振興的全面推動下,不止嘎拉村舊貌換了新顏,雅礱河谷的山南市乃東區頗章鄉哈魯崗村通過“雙聯戶”管理模式,在全村開展宜居農家單位和宜居農家示范戶評比,使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乃東區遠近聞名的生態宜居文明示范村,營造出了人人出力、戶戶參與、共同打造“宜居農家”的良好氛圍。
如今的哈魯崗村,樹更綠了,水更清了,天更藍了,百姓更富裕了,基本實現水、電、路、訊、郵政、廣播電視、農家書屋、優美環境等“八到農家”目標,村居環境得到大幅改善。
這一切得益于西藏一直以來大力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切實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西藏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要求,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農牧區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改善。看著村子越來越干凈、越來越美,村民們打心眼里高興。
“口袋富”——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
“去年收入怎樣?”
“多虧了黨的好政策,我們現在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去年靠著跑運輸、桃花節分紅、土地流轉、種植養殖等,全家收入超過40萬元。”達瓦堅參自豪地說。
近年來,嘎拉村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按照產業興旺的發展思路,以“桃花源”景區為依托,開辦民宿,發展種植養殖業,實施旅游體驗項目,促進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做好“旅游+”文章,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集體經濟,切實讓群眾吃上“生態飯”、走上致富路。
記者了解到,2023年上半年,嘎拉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了700萬元。
“以前的嘎拉村,靠山啃山。如今的嘎拉村,成了吃‘生態飯’、走致富路的鄉村振興示范村。”邊巴介紹,下一步,嘎拉村除桃花觀賞外,將繼續以村集體為單位積極發展觀光采摘和騎馬、響箭等民俗文化活動,不斷完善村里的產業,增加群眾收入,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下,西藏越來越多的村居以鄉村振興為抓手,依靠黨的利民惠民政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產業項目,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那曲市比如縣茶曲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群眾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過去的兩年里,西藏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十大高原特色農牧產業,用好鄉土生態資源優勢發展旅游,不斷探索適合農牧區發展的“土味”路線,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再上新臺階。
“腦袋富”——用“紅色力量”點亮美好未來
2022年3月20日,嘎拉村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開館。
“展覽館原貌還原習近平總書記在嘎拉村視察的相關情景,真實記錄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通過美麗嘎拉村、團結嘎拉村、幸福嘎拉村三個篇章來展示嘎拉村的蛻變與發展。”鄉村振興專干白瑪央正在給前來參觀的團隊作講解。截至目前,已有700多個黨支部、3萬多人次前來展覽館開展研學活動。
桃花之旅有節氣,紅色之旅全季節。嘎拉村作為林芝市巴宜區“紅旗頌”紅色品牌旅游精品線路之一,以“團結頌”為主題,建設紅色研學主題教育展覽館,并依托展覽館,同步開發“黨性教育精品線、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產業示范線”,培養紅色講解員、打造文創產品和紅色旅游打卡地,全力打造自治區黨性教育新高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樣板、黨建品牌創建新標桿,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兩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將紅色旅游打造成陶冶革命情操、健康精神世界、加強民族團結、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高舉紅色旗幟、弘揚紅色傳統、講好紅色故事,促進紅色旅游與周邊鄉村、生態、康養等相融合,不斷提振鄉村發展的“精氣神”。
“我要努力講好西藏紅色故事,成為紅色基因的堅定傳承者、紅色故事的精彩講述者、紅色精神的生動詮釋者、紅色文化的忠實傳播者。”被評為2023年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培養項目講解員的昌都市江達縣旅發局干部昂旺曲珍說。
七月的高原大地生機勃勃,從三江流域到雪域江南,從雅江河畔到雅礱河谷,從羌塘草原到珠峰腳下,西藏各族群眾努力奮斗的火熱場景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鄉村美景,映襯著無數燦爛的笑臉,訴說著鄉村振興帶來的幸福光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