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定結縣陳塘鎮鄉村公路。
芒康縣紅拉山上的公路。
飛機從拉薩貢嘎機場起飛。
349國道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段高架橋。
群眾乘坐“復興號”動車。
拉薩貢嘎機場T3航站樓一角。
2021年6月25日,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川藏鐵路拉林段開通運營。2021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川藏鐵路的重要樞紐站林芝火車站,了解川藏鐵路總體規劃及拉薩至林芝段建設運營情況,并坐上專列實地察看拉林鐵路沿線建設情況。
截至今年6月25日,拉林鐵路共運輸旅客182.5萬人次,運輸貨物41.91萬噸。高原“復興號”列車在拉林鐵路段越跑越快,西藏交通事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步伐更加沉穩、自信。
“復興號”越跑越快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時指出,“規劃建設川藏鐵路是促進西藏發展和民生改善的一項重大舉措”“要統籌謀劃好西部邊疆鐵路網建設,充分論證、科學規劃,更好服務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
拉林鐵路是川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雪域高原的第二條“天路”,它的開通運營,為藏東南地區蓬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為拉薩、山南、林芝等區域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注入強勁活力。同時,也打通了藏東南地區的“通勤圈”,使周末雙城生活變為現實。
“這兩年我幾乎每周都回家,周五下午從山南坐動車一個小時路程,再轉20分鐘公交就到家了。”家住拉薩在山南上班的陳先生說。
拉林鐵路的開通運營,打通了一條便捷通道,坐動車上班讓通勤旅客大幅節約時間成本,同時,使就醫、短途游玩的旅客也多了一種選擇。
“最近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林芝的各種水果采摘項目,孩子特別向往,所以特意帶他來過周末。”從拉薩來的周興頤女士在拉林鐵路林芝站的班車候車處對記者說,“復興號又快又方便,體驗感特別好,下次還會選擇坐火車來林芝。”
拉林鐵路林芝站黨委書記韓春旺說:“兩年來,林芝站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通過提供安全舒適的出行體驗、全面周到的服務,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兩年,我們與自治區政府部門及區教育廳建立聯動機制,動態掌握當地群眾出行需求和學生放假安排,爭取運力政策,有針對性地制定運輸方案,先后增開多趟林芝—日喀則、林芝—拉薩方向的學生專列、旅游專列、務工專列。”拉林鐵路林芝站站長朱連祥介紹,靈活多樣的出行專列,不僅便利了各地群眾,對于促進藏東南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也具有重大意義,廣大民眾共享著鐵路事業發展的成果。
兩年來,拉林鐵路沿線車站各項運輸生產指標逐步增長,干部職工同心同行、共創共享,實現了拉林鐵路安全、平穩、順暢運行,交上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
交通網越織越密
“高嶺聳云,大河橫空”,交通不便一度成為制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和平解放前,西藏沒有一根鐵軌,甚至連一寸標準化的公路都沒有。
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兩條公路同時通車拉薩。川藏、青藏公路勝利通車拉薩,開辟了西藏交通事業的新紀元。
近年來,中央相繼安排了一大批關系西藏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工程項目,逐步建立起了涵蓋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2021年8月21日,那拉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那曲到拉薩僅需約3小時。這是連接拉薩與藏北草原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自此,西藏的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一舉突破1000公里。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那拉高速是西藏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骨架通道,在國家和西藏公路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截至2022年底,全區一級及以上公路通車里程達12.14萬公里,鄉鎮和建制村通達率達100%和99.96%。
2006年7月1日,被譽為“天路”的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跡,打破了制約青藏高原發展的交通瓶頸,結束了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經過提質升級,今年7月1日,“復興號”動車正式在青藏鐵路西格段運營。
17年間,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累計運送旅客2.73億人次,運送貨物8.42億噸。
2014年,青藏鐵路的延長線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正式通車運營,徹底改變了西藏西南部地區依靠公路運輸的歷史。
截至2022年底,西藏鐵路通車里程1359公里。飛馳的列車,延伸的鐵路,正滿載著千家萬戶的期盼,在幸福路上跑得既快又穩。
1965年3月1日,隨著北京—成都—拉薩航線正式通航,西藏各族人民的航空夢得以實現。58年來,西藏民航創造了“在世界平均海拔高度最高、面積最大和最難飛行的地區安全飛行時間最長”的紀錄。
目前,全區已開辟航線157條,運營航空公司12家。“十四五”期間,3個支線機場項目、拉薩貢嘎機場第二跑道工程項目、日喀則和平機場常規備降場升級改造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其中,拉薩貢嘎機場第二跑道工程項目整體形象進度已完成約40%,預計2023年底建成投用。
根據《西藏自治區“十四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到2025年,西藏基本建成“便捷順暢、協同融合、公平共享、安全綠色、保障有力”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基本建成區際多方式多線路連通、首府與市(地)多選擇快速互聯、市(地)便捷通達縣城、鄉村廣泛覆蓋、沿江沿景優美暢享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基本建成“331”交通圈,即:以拉薩為中心全區三小時綜合交通圈,以拉薩為中心五地市三小時陸路快速交通圈,拉薩山南一小時通勤圈,有力支撐構建“一核一圈兩帶三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致富路越走越寬
隨著交通網的不斷織密,西藏的交通從“走得了”向“走得好”邁進。
“得益于交通方便,我們家開了民宿,月收入增加了五六千元呢!”家住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扎西曲登社區的次仁說。由于修通了公路,有著“藏戲第一村”美稱的扎西曲登社區成為新晉文化旅游“網紅”打卡點,當地村民收入倍增。
要想富,先修路。如今,農村公路通到哪里,就能為哪里帶去發展經濟的“財氣”和村民增收的“底氣”。
近年來,西藏將400萬元以下政府投資項目交由滿足資質條件的當地農牧民施工隊,并確保施工人員中農牧民人數占80%以上的惠民政策,極大地調動了鄉村群眾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的積極性。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林芝市朗縣共為5000余名農牧民群眾創造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群眾實現勞務性增收約6000余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下半年開始,西藏大力實施推進55個農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行政村連接線項目。目前這些項目已全部建成,進一步促進了農村公路“毛細血管”與國省干線“主動脈”的連通成網,進一步提升了全區公路網運行效率,為廣大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現在坐農村客運班車只要1元車費就可以到縣城,這條線路全程40多公里。”山南市貢嘎縣紅星社區的扎桑對村里的班車票價很滿意。目前,全區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上了客車,全區74個縣(區)、476個鄉鎮、2050個建制村的老百姓享受到了農村客運的發展成果。
隨著農村客運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大批農牧民群眾通過到客運公司工作或承包農村客運班線實現增收。林周縣通過農村客運班線的發展,為全縣23名當地農牧民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客車駕駛員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
“十四五”期間,西藏將立足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效率,打造便捷舒適的客運服務體系,構建區際城際有效銜接的出行服務網絡,統籌推進農村客運發展,深入實施公交優先戰略,譜寫好交通強國西藏新篇章,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