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西藏自治區農科院3號試驗地里長勢喜人的青稞。記者 李梅英 攝
夏日的西藏,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從地里‘藏青3000’的出苗率與長勢來看,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望著地里粗壯的青稞苗,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白朗縣種植大戶普布扎西充滿希望地說。
2022年,全區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吹響了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的號角。西藏各地各部門聞令而動、積極部署、主動推進,切實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全力做好各項工作。西藏農業農村部門將這一行動融入糧食安全尤其是種業工作當中,實施“五大行動”促進種業振興,著力夯實“穩糧、興牧、強特色”的種業基礎,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堅決守好“三農”基本盤,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推進西藏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行動
西藏特有的農業種質資源珍稀寶貴。近年來,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投入支持、全國支援幫助下,西藏積極開展了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行動,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3865份,新發現畜種資源8類、93個品種,查吾拉牦牛、崗巴綿羊、黑斑原鮡等一批種質資源入選國家優異種畜禽、水產種質資源目錄。
走進自治區科技廳下屬的種質資源庫,各類珍稀瀕危特色生物種質資源保存在專用大型儀器設備中。“我們主要收集、保存、研究西藏高原及其鄰近地區各類野生生物種質資源,為野生作物優良基因的發掘提供材料基礎和技術支撐,全面助力西藏種業發展。”西藏種質資源庫主任文雪梅介紹。
這個長期貯存作物種質的“倉庫”,讓青藏高原上稀有動植物種質得到很好地保護。目前,西藏種質資源庫已入庫保存各類野生生物種質資源2047種、8458份。
實施種業創新攻關行動
種好一半收,種苗的好壞關乎種植成敗。“統一包衣的好處就是能科學配比好包衣藥水,預防病蟲害,通過嚴格篩選把控好新種子質量,從源頭上奠定好豐收的基礎。”西藏圣科種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做好種子包衣工作是用好新品種良種的一個重要步驟。近年來,西藏把種業創新放到種業發展的首要位置,制訂《國家育種聯合攻關(西藏青稞)實施方案》,啟動青稞種業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工作。“藏青3000”“藏青20”“藏青17”3個青稞新品種通過農業農村部登記。
2023年,全年青稞播種計劃面積220萬畝,青稞良種覆蓋率計劃達到93%,力爭進一步夯實西藏糧食安全的良種保障基礎。
在牧業方面,西藏農業農村部門收集31個新發現畜禽資源900多份血樣,進行基因測序和遺傳資源分析。日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牦牛藏羊選育提高與高效健康養殖集成示范”部省聯動項目正式啟動,將培育青藏高原牦牛藏羊和牧草新品種,開展高效繁育、牧草營養和高附加值產品加工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技術集成創新與示范工作。
實施種業基地提升行動
“前不久,我們在云南元謀剛種下加代繁殖的青稞后代。利用西藏青稞育種加代與南繁元謀基地,青稞每年可以多加代或擴繁一次。”區農科院農業所副所長唐亞偉說,兩地來回倒種讓青稞育種的時間縮短了一半,極大提高了青稞的育種效率,加快了新品種的選育步伐。
近年來,西藏相繼印發《西藏自治區青稞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方案》《西藏自治區“十四五”牲畜良種育繁推體系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布局推進15萬畝青稞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建強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啟動建設4個牦牛、藏羊良種場(保種場)項目,改良牲畜34.5萬頭(只),推動畜禽種業基礎設施標準化和種業產業鏈現代化。
與此同時,西藏還實施種業市場凈化行動、種業企業培育行動,制訂下發實施《西藏自治區2022-2023年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方案》《區農業農村廳關于梳理推送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重要基礎類信息有關事宜的通知》,對區域性良繁基地檢查覆蓋率達100%,力爭在2023年形成西藏比較清晰健全的現代種業發展基礎脈絡和完善齊全的核心陣型。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改進作風狠抓落實不是空話、套話,最終要落實在實干的行動中、體現在成效上。西藏種業基礎日益夯實、加快發展進步,就是農業領域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的深刻詮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