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農科院農業所了解到,墨脫縣首次發現無刺蜂蜂種,為西藏的蜜蜂種類增加新成員。國家現代蜂產業技術體系拉薩綜合試驗站團隊已經在墨脫縣開展無刺蜂人工馴養研究,初步完成無刺蜂人工分蜂技術。
墨脫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生物多樣性豐富。在區農科院科技人員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墨脫縣科技局已為達木村爭取林芝市科技計劃項目資金50萬元,使無刺蜂飼養逐步進入人工規模化階段。
據了解,無刺蜂是社會性昆蟲,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組成,與其他蜜蜂最大的區別在于螯刺的退化、翅脈的減少或退化,喜在洞穴或樹干中營巢,主要采集花蜜、花粉和樹膠等,在食用、藥用、授粉等方面有著很好的利用價值。目前,全球已知的無刺蜂有550多種,其中77%分布在熱帶地區。我國原記述和報道的無刺蜂有8種,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和廣西等省區。
挖掘利用無刺蜂蜂種,對推動發展無刺蜂產業、促進農業增產增收、保護生態具有促進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