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公保東主整理古籍。 趙朗 攝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獲悉,近年來,該院大力推動藏醫藥古籍文獻整理研究、出版利用,取得了豐碩成果。去年完成了25部珍貴藏醫藥古籍文獻的印制任務。
西藏自治區藏醫院文獻研究所公保東主博士介紹,去年,該所開展了《中華醫藏》藏醫類54部古籍內容提要翻譯稿的審校,完成了25部珍貴藏醫藥古籍文獻的印制任務。《珍貴中醫藥古籍修復和掃描》50部書目,已開展完成了25部底本掃描復制任務,完成了《宇妥本草》抄書任務。另外,已完成了館藏大部分古籍書目的基本信息查找任務及25部珍貴古籍文獻修復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西藏自治區藏醫院與羅布林卡管理處共同合作開展了羅布林卡藏醫藥天文歷算古籍利用項目。通過4個月努力,完成了3萬余葉有關藏醫歷算古籍資料的掃描、拍攝工作,其中藏醫藥古籍文獻資料200多部,天文歷算古籍文獻資料30多部,此次收集的古籍文獻中95%以上是手抄本。
圖為公保東主與同事德吉措姆查詢館藏藏醫藥古籍。 趙朗 攝
“在進行古籍搶救整理的同時,我們也致力于古籍出版利用。”公保東主說,該所先后出版了《國醫大師強巴赤列文集(1-10卷)》《藏醫歷算學家欽繞羅布文集》等諸多具有實用性和參考價值的文獻書籍。
除了古籍文獻,新立項的藏醫系列掛圖-曼唐保護開發利用研究項目也于今年啟動。此項目周期3年,將對其版本、內容、人文、應用、現代醫學對比等進行研究。
公保東主說,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現存多個版本的藏醫系列掛圖-曼唐,其中年代最早一批有33幅,含有17世紀藥王山版本,其次為1923年的版本,整套齊全80幅,再就是20世紀六十年代所存。另外,在西藏博物館、羅布林卡等其他收藏單位也存有曼唐不同版本。
他補充說,整套80幅曼唐完全依照《四部醫典》內容進行繪制,不僅是對它架構性的體現,還是唐卡繪畫藝術與醫學完美的集合。
公保東主介紹,未來兩年,計劃出版西藏藏醫藥北派創始人強巴·朗杰扎桑的古籍傳記,約出版10部以上,傳記包括天文歷算、藏醫藥、因明學等內容。
另外,今年將繼續開展延續性項目《藏醫歷算古籍底本的搜集、查找及二次開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中華醫藏》和《珍貴中醫藥古籍修復和掃描》工作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