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
西藏社會的華麗轉身,始于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的簽訂,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也意味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各族人民永遠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與全國人民一道走上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
和平解放前,教育在西藏社會被視作一種由寺院和貴族所壟斷的特權,西藏的廣大人民在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壓制下,沒有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文盲率高達95%。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開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美好篇章。
為了讓西藏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中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賦予西藏各族人民群眾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西藏的教育事業如平地樓臺,從無到有,由弱漸強,逐步建立健全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包括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等較為完整的現代公共教育體系。這不僅從根本上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受教育權,也為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為西藏社會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舊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的學校,在黨的堅強帶領下,西藏社會經歷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區成立、改革開放等重大社會改革,創建各級各類現代學校。1951年,創立西藏第一所現代小學——昌都小學,標志西藏教育進入了不分民族和階級的新型人民教育的歷史階段。1952年8月,創辦拉薩小學,附設幼兒班;隨后,日喀則、山南等地先后創辦28所公辦小學。1956年9月,創辦西藏第一所現代正規初級中學——拉薩中學。1958年9月,西藏公學在陜西咸陽創辦,成為黨中央為西藏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校,當年共招收學生3460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農奴子女,學員衣食和學習費用均由國家供給。到1959年底,西藏有小學462所、普通中學4所、小學生16300余人。現代學校教育已初具規模。
改革開放后,西藏的教育事業更是發展迅速。今天,全區已有各級各類學校3339所。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87.71%、96.94%、90.25%、56.31%,比十年前分別提高了42.51、16.89、20.05、28.91個百分點。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2年。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辦學特色進一步凸顯,部區合建和“雙一流”建設扎實推進。教育主要指標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實現與全國教育同步科學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西藏教育系統積極順應各族群眾對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的新期待,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質量、促進公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均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西藏教育與全國同步進入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基礎教育成績斐然 西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并實施了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現了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目標。學前教育建立起了市地、縣區、鄉鎮、村(社區)四級幼兒園布局體系。目前全區共有幼兒園2337所,在園幼兒156438人,毛入園率達到87.71%,比2012年提高了42.51個百分點。2007年,西藏在國內第一個實現九年免費義務教育,2011年,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政策,2012年開始執行學前教育免費政策,在全國率先實現了15年免費基礎教育。同時,為了保障偏遠地區農牧民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權,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加強適度集中辦學原則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全區74個縣(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如期完成。
——高等教育跨越發展 西藏的高等教育發展取得新進展,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2017年,已有普通本專科學校7所,其中本科高校4所,高職專科院校3所。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32個,支持西藏高校開展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項目20個,西藏大學成為“雙一流”建設高校和部區合建高校,西藏民族學院更名為西藏民族大學并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西藏藏醫學院更名為西藏藏醫藥大學并成為博士授權單位、新校區建設基本完成。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和高原科學與技術兩大“藏”字牌特色學科群建設形成獨特優勢。高校科研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成果轉化工作獲得重要進展,承擔青藏高原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建設等國家重點戰略研發任務,僅2017-2021年,西藏高校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34項,產出藏文信息語音識別技術、傳統藏藥炮制技藝推廣應用等一批標志性成果。
——職業教育特色鮮明 西藏職業教育辦學特色鮮明,形式多樣,重點職業學校和一批與西藏產業結構緊密結合的重點專業不斷做大做強。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要求西藏“每個地市辦好一所特色中職學校”。據此,西藏將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戰略性任務,形成了以中職教育為基礎、高職為重點、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相結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并通過開展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優化普職招生比例,實現職業教育增量發展和質量提升,穩定地為社會提供各種類型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截至2021年,西藏共有中等職業學校12所,專業設置基本覆蓋西藏全區主要產業,為西藏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升級發揮重要作用。
——西藏完善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主的大中小幼一體化教育教學體系,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根據實際開設藏語文課程,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教材和課程資源庫建設,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學習和使用。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牽動著千家萬戶的莘莘學子。為了全面踐行教育惠民政策,西藏建立了“國家為主、省級統籌”的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2012-2021年,教育財政投入累計達到2154億元;8次提高教育“三包”標準、年生均經費標準達到4000-5000元不等;學生資助政策達到40項,實現各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累計落實資助資金301億元,受助學生達到1697萬人次。實行義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隨遷子女基礎教育階段無障礙就學,特殊兒童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全面實施“陽光招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省級統一命題、考試和招生,實施貧困地區國家專項和高校專項計劃等,農牧民子女受教育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實施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全面改薄”工程、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農牧區學校安全飲水工程和高寒高海拔學校供暖工程、教育信息化“珠峰旗云”計劃等重大專項,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成為美麗西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從封閉專制的寺院教育到科學發展的現代教育,從“有學上”到“好上學”再到“上好學”,西藏的教育事業在短短幾十年間經歷了質的飛躍,教育發展成果佳音頻傳、舉世矚目。在黨中央、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之下,西藏已經建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西藏各族人民享受了最好的教育政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西藏教育現代化之路,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根基,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路在改革和實踐中不斷生發新的活力和色彩,成為一條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民族地區教育現代化的成功之路。在世界之巔的雪域高原,在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西藏的教育事業必將向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續寫更多奇跡!(作者系《中國藏學》編輯部副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