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當天是藏歷正月二十四日,據藏族天文歷算,是西藏農區開耕的日子。拉薩市林周縣強嘎鄉強嘎村村民們身著盛裝,帶著青稞酒、酥油茶等物品聚集在田間,共同舉行開耕儀式。
“對農民來說,春耕秋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每個人都要盛裝打扮出席。”56歲的扎西次仁說。他頭戴圓筒帽,身穿白色氆氌,腳蹬黑色靴子,開著用五彩哈達和鮮花裝扮的拖拉機來到開耕現場。
一年之計在于春。農牧業是西藏的主導產業,抓好這個春天格外重要。
為確保春播工作順利開展,全區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統籌協調、細化措施、搶抓農時,強化“農資保障、科技服務、農機投入、技術服務”工作舉措,奮力確保春耕備播生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建好高標準農田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扛穩糧食安全責任的重要抓手。
“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包括四個措施:一是土地平整、撿石頭增施有機肥;二是建農田中間的水渠;三是建農田中間的機耕道路;四是在農田道邊上安裝林網。項目實施之后,我們要的預期效果是農作物產量要增產,農民收入要增收。”春耕前,正在林周縣強嘎鄉強嘎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指導的技術員拉巴頓珠介紹說。
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西藏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跨年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西藏各地因地制宜確定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與內容,統籌推進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治理,充分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
2022年,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當年工程項目進度和農田建設補助資金執行率均超70%,破歷年紀錄。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00多萬畝,占到“十四五”期間建設任務的九成。
落實糧食播種任務
人勤春來早。為了保障2023年的豐收成果,自治區農業農村部門及早謀劃、趁早布局,印發了《區農業農村廳關于下達2023年農牧業工作主要目標任務的通知》,及時下達糧食播種面積285.54萬畝,糧食產量100萬噸以上。嚴格督促各地(市)將相關目標任務落實到縣、到鄉、到村、到戶,確保糧食播種面積落到實處。
種子雖小,卻是糧食的“源頭”、農業的“芯片”。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狠抓青稞良種繁育、推廣工作,今年安排建設青稞良種繁育基地5.66萬畝,計劃推廣“喜瑪拉22號”“藏青2000”“藏青3000”等青稞良種209.8萬畝,青稞良種覆蓋率力爭達到93%。
“青稞良種是鄉里免費發放的,不用交錢。” 春耕現場,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唐加鄉村民玉杰告訴記者,“自從良種在全村普及后,青稞產量就提高了許多,畝產近400公斤。”
做好農資采購調運
昌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種子站站長多吉告訴記者,昌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高度重視農業生產,不違農時抓早抓實春耕備耕良種調運工作,今年2月初,及時組織市、縣農業技術骨干赴日喀則市開展一級種子調運工作。
與此同時,昌都市選派技術干部深入左貢、芒康、八宿等7縣,開展一、二級種子田自繁良種純度、凈度、飽滿度技術指導服務工作,確保全市良種調運工作有條不紊、保質保量完成。
西藏及早謀劃2023年良種、化肥等農資采購工作。為確保化肥及時采購調運到位,不誤農時,下發《區農業農村廳關于切實做好2023年計劃指標內化肥采購保障供應有關事宜的通知》,下撥化肥補貼資金1.1億元,全區計劃采購化肥5.14萬噸。目前,西藏已調運化肥1.7萬噸。
與此同時,2023年中央、自治區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資金8035萬元已提前下達各市(地),印發《區農業農村廳關于開展歲末年初農機安全生產督導檢查的通知》等文件,發放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手冊及宣傳單2000余份、制作展板35余張、懸掛橫幅60余條、累計接受群眾咨詢1500余人次。
全區預計投入春耕春播的農機具達到43.2萬臺(套),調試檢修農機具41.5萬臺(套)、培訓機手和農牧民群眾達14.6萬人。
科技服務到田間地頭
“藏歷新年過后,我們就在田間忙碌起來,為今年的春耕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今年,這里將繼續推廣‘藏青2000’‘喜馬拉22號’等青稞良種,后期我們還將提供病蟲草害防治、施水、施肥、收割等技術服務。”拉薩達孜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扎西頓珠介紹說。
按照2023年農牧業科技下鄉技術包保工作安排,區農業農村廳正在修改完善工作方案,分組分區域組建技術包保團隊和技術指導團隊,以穩糧增產增效增收為目標,全面加強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推廣,加快先進適用技術進村入戶到田。
并及時組織區市縣鄉農技人員適時深入基層,在冬播農作田間管理、春播作物種子精選包衣、農資采購、農機具維修保養、防災減災、渠系清理等方面加強指導,確保春播工作順利進行。
在這春播時節,雅礱河谷與藏北高原的農人們把春天的希望和種子一同播進沃土,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又一個沉甸甸的豐收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