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百姓利益掛心頭,一枝一葉總關情。
今年全國兩會閉幕后,拉薩市各級各部門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深關切,化作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際行動,落細一張張“民生清單”,兌現一條條“幸福賬單”,用件件實事勾勒出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模樣。
優化養老服務 讓老年人安享晚年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確定把加強養老服務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作為今年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的工作重點之一。拉薩市各社會福利院通過整合養老服務資源、改善軟硬件設施,大力提升入住老人的居住和生活條件,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在拉薩市林周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中心,正在鍛煉身體的80歲老人曲旦說:“我無兒無女,也沒有經濟來源。2015年,特困中心投入使用后,我就搬到了這里。工作人員像親人一樣照顧我們,日子比在家時還好。”
目前,林周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中心有85位特困老人。多年來,林周縣委、縣政府持續加大投入,用于該中心標準化建設和改善老人生活。按照“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服務宗旨,該中心為老人們提供衣、食、住、行等全方位服務,讓大家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
兜住民生底線 鞏固脫貧成果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再次成為高頻熱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為鞏固脫貧成果,拉薩市加強脫貧人口動態監測,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幫扶、消除風險。“我們每周都要派工作人員下沉基層,對上報的監測對象逐戶復核,詳細了解每一戶具體情況以及返貧致貧的原因。同時向群眾宣傳強農惠民政策,鼓勵他們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木莎拉介紹說。
德慶是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乃瓊社區的居民。2022年8月丈夫因病去世,德慶因傷心過度病倒,在拉薩住院治療一個月。當年12月,德慶的兒子阿努達娃因身體不適被醫院診斷為急性肝衰竭,在成都光治療費就花了12萬余元,讓本就無收入來源的德慶一家更是雪上加霜。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鄉村振興局、乃瓊街道辦在了解德慶一家的情況后,立刻啟動防返貧監測幫扶程序,德慶一家申請成為防返貧監測戶,堆龍德慶區鄉村振興局協調乃瓊社區和乃瓊街道辦,為德慶本人在社區安排了生態崗位,將她家納入到2022年產業分紅中,增加收入。同時為阿努達娃申請防返貧幫扶基金,希望通過各類幫扶政策,最大限度減輕德慶一家的負擔。
文化惠民 豐富群眾精神“食糧”
“傳承好囊瑪堆諧這一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利用宗角祿康公園‘格桑亭’組織了一支囊瑪堆諧學習團隊,成員從最初的7名發展到現在的238名。同時,我們還組建了囊瑪堆諧演出隊伍,深入基層牧區開展文藝演出,進一步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生活。”宗角祿康公園阿佳婦聯囊瑪堆諧舞蹈隊老師德吉介紹說。
每天上午,在宗角祿康公園西南側的“格桑亭”,都有囊瑪堆諧教學課堂,近百人共舞的場景,成為公園里最亮麗的風景線。
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近年來,西藏充分發揮文化“管腦子”“富腦袋”主力軍作用,大力實施文藝精品工程,建強基層文化陣地,高質量開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優秀文藝作品創作力度,加強縣(區)藝術團建設,建立健全村級文藝演出隊伍,進一步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拉薩市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把民之所盼作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為政之所為,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讓越來越多群眾能更好地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