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10年來,西藏各類氣象監測站點由162個增至1097個,多個氣象雷達建設項目相繼落地,形成了地空天立體監測、一站式傳輸的業務布局,實現了“縣級氣象服務機構全覆蓋、鄉(鎮)自動氣象站全覆蓋”的歷史性跨越。
據介紹,10年來,全區氣象部門年均開展主要農區抗旱、防雹人工影響天氣作業300余次,服務保障全區糧食生產。建設了45個氣象為農服務示范基地、面向555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設立968個氣象公益崗,不斷筑牢氣象防災減災防線,助力農牧民增收。目前,全區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0.4%,重點區域冰雹、雷電以及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35分鐘,預警發布由縣域延伸至鄉鎮。為滿足不同行業個性化、定制化的專業氣象服務需求,全區氣象部門不斷提升藏漢雙語公眾氣象服務產品供給能力。高分西藏中心衛星遙感業務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變化監測和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提供了科技支撐。此外,自治區氣象局深度參與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全程參與并圓滿完成了“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氣象服務保障任務,立項實施氣象科技項目136項,獲得自治區科技一等獎2項。
“自治區氣象局聯合多部門發布山洪、地質、森林火險等風險預警,建立了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對暴雪、強降水等高影響天氣開展‘點對點’叫應,有力保障了重大突發自然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的應對處置。”自治區氣象局局長蒲強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