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日喀則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歷史性發展成就,正如國家民委在《關于命名日喀則市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的決定》中所指出的“日喀則市的生動實踐,探索了一條符合邊疆實際、富有西藏特色的創建之路,為西藏自治區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作出貢獻,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日喀則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和戰略性任務,謀劃和推進新時代日喀則民族工作,不遺余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建設,呈現出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堅持和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
近年來,日喀則市始終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系、看待民族問題,不斷提高民族工作政治站位,將黨的領導貫穿民族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健全完善民族工作機制,推動黨中央、區黨委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從政治高度來謀劃民族工作。準確把握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新使命,對標歷史方位、遵循工作主線、聚焦戰略性任務,就新時代日喀則民族工作作出了全方位、系統性部署,鮮明提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勇當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排頭兵”的戰略目標,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關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和戰略性任務全面推進新時代日喀則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將民族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全局廣度來推動民族工作。成立工作專班,依法設立“6·2”民族團結進步日,單獨成立民族工作部門,逐年增加民族工作經費預算,建立協調配合、共建共創、目標考核、評優表彰等長效機制,構建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民族工作格局。
從戰略角度來壓實民族工作。把民族工作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政治考察、巡察和政績考核,納入黨委政府督查重點、人大工委執法監督、政協協商調研,納入黨委(黨組)重要議事日程、干部考察和領導干部檢視剖析重要方面等,為推動新時代日喀則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
日喀則市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舉措,作為推進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重要抓手,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效,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創建工作體系更加完善。聚焦新時代民族工作“綱”“魂”“度”,立足模范區創建工作實際,把“七進”延伸拓展為包括進景區、進家庭的“九進”活動,修訂完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測評指標,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戰略性任務細化為創建主要指標,制訂出臺實施細則和實施方案、評審命名辦法、測評指標等規范性文件10余份。
宣傳教育更富成效。不斷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實踐,堅持“大水漫灌”式普遍宣傳與“精準滴灌”式靶向宣傳同步發力,探索實施以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寺廟僧尼、農牧民群眾為主要群體的“四基工程”;利用“3·28”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6·2”民族團結進步日等節慶紀念日和重要活動日,依托江孜抗英遺址等教育基地,圍繞“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宣傳教育等,廣泛開展理論宣傳、新聞宣傳、社會宣傳、網絡宣傳、文藝宣傳,營造了“抬頭可以看、隨手可以學、處處能感受”的濃厚氛圍。
特色亮點更加凸顯。牢牢把握“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把創建工作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民族團結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固邊興邊、社會治理、疫情防控等深入融合,創造性提出“兩條示范帶、一個示范長廊”模范區創建思路,在全區率先開展基層黨組織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創建活動,構建形成“民族團結+N”新模式。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日喀則市積極探索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新路徑,持續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全力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采取保障性住房嵌入式居住、混合編班嵌入式教育、互學技能嵌入式生產,廣泛開展“一家親”“結對子”“手拉手”“心連心”“我們的節日”多樣化民族聯誼活動,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等,使各族群眾在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幫助中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成和睦鄰居、結得成美滿姻緣。
全力服務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持把民族事務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依法保障各族公民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享受同等權利、履行同等義務、平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始終高舉法治大旗,全面準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依法維護各族群眾合法權益,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
全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區黨委關于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決策部署,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累計爭取獲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發展、人口較少民族扶持等民生領域。充分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支持民族手工業發展壯大,全市共有民族手工業生產經營主體350家,申報確定國家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15家。抓住國家命名少數民族特色村鎮有利機遇,加快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定結縣陳塘鎮等3個鄉鎮(村居)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