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自治區審計廳農業農村審計處專技人員達偉拉措暫時結束聯合國審計工作,從美國紐約返回國內。來不及休息,6月10日,她便乘車來到昌都市,開啟了為期近兩個月的駐點審計工作。
28歲的達偉拉措,是審計專業碩士、聯合國審計人才。“她工作站位很高,專業性強,發現問題很敏銳,而且工作勁頭足,認真負責。”卡若區政府辦副主任賈勝稱贊道。
“得益于全國支援西藏的政策,我從十二歲起就一直在區外的大城市接受教育,通過在不同地區的學習,與不同的文化交流碰撞,讓我更好地成長。”達偉拉措說。
2019年,從審計專業碩士畢業的達偉拉措立志建設家鄉,通過公開招錄考試,進入到自治區審計廳農業農村審計處工作。
達偉拉措所在的廳農業農村審計處,共有8位同事,大家分別來自青海、廣東、湖北、山西、四川、昌都等地。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審計現場,在這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中,她時刻關心團結著家在異地的同事。
“我家是青海的,2020年,我一個人來到區審計廳工作時,人生地不熟,達偉拉措就跟我講這邊的風俗習慣,在生活上給了我很多幫助。”同事韓昌國說。
“在工作中,她就像個小太陽,讓身處異鄉的我們感到溫暖。”同事李柳青說。
達偉拉措與大家一起做飯、逛街,逢年過節,還會主動邀請獨自留藏的同事到家中做客,遇到同事生病她也會前去探望,用細小的行動持續深化同事之間、各民族之間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情誼,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一同扎根西藏、奉獻審計事業。
“我們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達偉拉措常年出差在外,加班加點工作,不僅沒有一句怨言,還出色完成任務。”自治區審計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拉巴次仁評價說。
在深入扶貧一線走村入戶時,達偉拉措充分利用藏漢“雙語”優勢,主動承擔審計人員和翻譯人員的雙重工作任務,向廣大農牧民宣傳各項惠民政策,讓群眾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用實際行動自覺維護和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她利用大數據審計提升扶貧審計工作質效,通過對西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落實情況的審計,和同事們促進資金到位5億元,盤活統籌使用資金8億元,提出審計建議170余條,建議采納率達80%以上,促進完善制度8項。
“自治區審計廳黨組十分重視對青年干部的培養。”達偉拉措說,“如果沒有自治區黨委政府、審計署和區審計廳黨組的關心和培養,我不會有現在的成績,我將始終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西藏自治區審計廳黨組以中國任職聯合國審計委員會工作為契機,本著從嚴選拔、從優推薦的原則,在全區審計機關范圍內開展聯合國審計項目參審人員選拔考核工作。2020年7月,安排達偉拉措參加審計署聯合國審計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的2020年度聯合國秘書處審計項目。憑借優異的工作成績,達偉拉措連續兩年參加聯合國秘書處審計項目。
“能夠參加聯合國審計項目,對于我來說很難得。從我身上,國際友人們能很直觀地了解到新時代西藏在祖國大家庭中的新變化。”達偉拉措說。
在國際舞臺上,她珍惜機遇,遵守紀律,充分發揮英語優勢,聚焦主責主業,同時,主動與全國各族審計干部人才、來自世界各國的聯合國工作人員廣泛交流,大力宣傳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西藏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共謀發展進步的點點滴滴。
“在下鄉開展審計工作的過程中,我聽到最多的是,在黨的各項惠民政策下,農牧民群眾的各項收入有了穩步提升,很多政策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自身動力去實現長期增收。”達偉拉措說,“作為邊疆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干部,我不僅要把握好政治大局,聚焦主責主業完成自己的使命,還要在當前的新形勢、新要求下,不斷適應各種新變化,為推動農業農村審計處的研究型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