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日從中共十八大以來西藏民政事業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年來,西藏自治區城鄉低保人數已從2012年的37.66萬人下降到2021年的15.8萬人。2015年底,西藏率先在全中國實現有意愿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供養率達到100%。目前,全區有6470名特困老人實現了集中供養。
西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副書記、廳長陳凡彥在發布會上介紹,十年來,西藏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上持續發力。
他說,民生保障方面,十年來,西藏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西藏特困人員從2012年的1.59萬人下降到2021年的1.29萬人。同時加大臨時救助力度,臨時救助人員從2012年的0.69萬人次上升到2021年的2.15萬人次。
2012年至2021年,西藏全區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了2.23倍和3.16倍;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達到或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和1.5倍;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達到平均每人每月1250元(人民幣,下同)。2012年至2021年全區累計落實困難民眾救助補助資金近85億元,西藏基本民生保障標準不斷提高。
“十年來,基本民生保障的覆蓋面不斷擴大。”他說,西藏全區各級民政部門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范圍,建立了農村留守老年人、婦女、兒童關愛服務制度,構建起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累計惠及近13.7萬殘疾人,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9.6億元。
陳凡彥表示,十年來,西藏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健全。截至目前,全區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到145個、床位1.3萬張。老年人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綜合補貼等制度不斷完善,惠及近6.7萬老年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