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危險,不要進來!”西藏自治區那曲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孫國富眼睛發紅,面對記者的采訪沙啞地說。疫情期間,醫院檢驗科是群眾健康安全的指示燈,對檢驗科醫生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孫國富2016年參加工作,至今已經有6年時間,認識他的人都會以仔細、謹慎、細致等來描述他。
“以前我也不在乎細節,可從上大學的第一天起,老師就告訴我們必須要嚴格注意每一個數字,哪怕是小數點后10位、20位,每一個指標都是患者診斷的重要依據。”孫國富說,他對核酸檢驗的每一個數據都反復核對,尤其是出現異常的數據。
其美卓嘎的經驗比孫國富更豐富,已經在檢驗科工作很多年。“我們的工作必須仔細。我們就像警報器,一旦漏掉一個陽性患者,有可能會感染很多人。”其美卓嘎說。
疫情發生后,檢驗樣本急劇增加,且常規檢驗工作也不能停,檢驗科立即召回休假人員,集中力量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檢驗工作關系著千千萬萬人的安全,一點點個人得失算得了什么呢?”結束休假趕回工作崗位的卓擁和貢桑毫無怨言。
PCR實驗室是最先知道核酸樣本呈現陽性的地方,被感染的風險較高。“只要規范操作,就不會被感染,我們不直接接觸患者,其實定點醫院那邊更危險呢!”楊雯透過面罩、口罩傳出的聲音有些模糊,但十分堅定。
疫情發生以來,檢驗科核酸檢驗量不斷增加,最多的時候每日能接到3萬多人次的樣本,機器全力運轉,對檢驗人員的工作效率也提出更高要求。截至9月7日,那曲市人民醫院共出具核酸采樣結果369686人次。
扎西多吉曾是那曲市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后來調入科教科擔任科長。為了讓PCR實驗室工作人員能專心從事樣本檢驗,他主動請纓返回檢驗科,除了進行常規檢驗工作外,還負責科室管理工作。他帶領常規檢驗團隊不顧勞累,每天進行近300人次的檢驗工作,幫助門診、急診患者診斷,為住院患者明確預后情況。
疫情發生之后,那曲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停診,以疫情防控工作為主。中醫科醫生李沁益的婚假還沒休完,就匆匆趕回醫院,和財務科副科長李良倉、病案室科員張鼎一起進入檢驗科,開展數據統計上報工作。
“我只是坐在辦公室里統計相關數據,而檢驗科的醫生卻穿著防護服,還要操作那些復雜的機器,幾乎顧不上休息,真是太不容易了啊!”李沁益說。
盡管那曲市人民醫院核酸檢驗樣本數據量很大,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檢驗數據十分準確,沒有發生一例失誤,為那曲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應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