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西藏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對于西藏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價值鏈產業鏈整合延伸,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推動做好新時期西藏工作,聚焦“四件大事”,實現“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的重要驅動力。
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西藏數字經濟發展,今年來,成立了王君正書記任組長的高規格數字西藏建設領導小組,并下設5個專項組,全方位推進數字西藏建設。
今年一季度,數字經濟增加值近70億元,同比增長14.2%;數字經濟規模達112億元,同比增長12%。數字經濟正在成長為推動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西藏發展數字經濟有先天優勢
“西藏常年平均氣溫低,自然氣溫就能保證大數據中心散熱。而高原空氣干燥、潔凈度高,二氧化硫含量極低,又能延長各類服務器的使用壽命。”自治區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低溫低氧環境,雖然對人類長期居住帶來挑戰,卻是大數據中心的“理想地”。
依托雪域高原的天然優勢,多家企業先后在西藏建設云計算數據中心,誕生了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西藏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
到2021年,全區光纖接入端口達到203萬個,99%以上的行政村通光纖、通寬帶、通4G,提升幅度居全國各省之首。七市(地)主城區和車站、醫院等重點區域實現5G網絡覆蓋,建成5G基站6660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9.8個,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8個。自治區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已覆蓋全區黨政機關,點位達6888個,實現從國家層面到鄉鎮五級互聯互通,助力數字西藏發展。
“豐富的清潔能源也是數字經濟在西藏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自治區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白皮書顯示,西藏水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1.74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一。同時太陽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豐富。依靠資源稟賦,西藏逐步打造以水電為主,太陽能、風能、地熱等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產業。
在國家“東數西算”工程背景下,西藏可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的算力需求。在此過程中促進東西部數據流通、價值傳遞,帶動數據中心相關產業由東向西有效轉移,讓西藏融入全國發展格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便捷高原兒女生產生活
“我們平時用的‘車來了’小程序,西南五省醫保跨省直接結算、互聯網+政務服務等,都是在數據支撐的作用下,讓我們生活工作更加便捷。”自治區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得益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西藏不斷將信息化與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新動能呈現良好勢頭。數字技術已經加速嵌入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環節,正在改變高原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青稞種植監測、設施農業數字化、畜禽養殖業數字化等一批數字化項目開始試點,農村綜合信息服務深入推進。2021年西藏信息消費規模達70億元,網上零售額超138.4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超300億元,電子商務企業達2200余家,網商數量突破3萬家,電商從業人數1.6萬余人。
今年,西藏制定《西藏自治區數字化轉型骨干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明確,西藏將培育和遴選一批本地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企業。推動高原生物、綠色工業、文化旅游、電子商務等領域的30個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建設,其中13個已建成。在醫療、教育、礦山、物流等行業共培育24項5G應用試點,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水平正不斷提升,數字技術在群眾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正不斷凸顯。
據了解,西藏未來還將聚焦天然飲用水、藏醫藥、民族手工業、清潔能源等特色產業,以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特色產業全面滲透,加快推進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引導大型農牧場、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引進智能傳感與控制系統,建設智慧農牧場。
加快布局數字產業
在改造傳統產業的同時,西藏著力推進高原特色技術和信息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應用,扶持培育云計算、大數據、藏語文、衛星應用等關聯度高、聯動性強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構建開放、協同的信息產業生態,形成一批本地骨干企業、特色企業,夯實數字經濟產業基礎,支撐“數字西藏”建設。
目前,全區規上數字經濟類企業已有15家。拉薩高新區數字經濟類企業達177家,今年一季度營收5.2億元,拉薩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成試運行,以拉薩高新區為核心的面向南亞數字港初步成型。
同時,今年西藏成立了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推進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數據交換共享,重點聚焦生態環境、維穩固邊、智慧城市、社會治理、產業發展等領域,挖掘5G、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應用。
積極開展以拉薩市和林芝市為智慧城市試點,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智慧城市運營體系;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將覆蓋6家自治區級、20家市地級、137家縣級和690家鄉鎮級的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西藏教育珠峰旗云(二期)建設,完善21所“互聯網+教育”示范學校,打造2個智慧校園試點等。
“十四五”期間,西藏將加快布局5G、綠色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融入“東數西算”布局,加快發展高新數字產業,建設面向南亞的數字港,推動數字經濟規模突破600億元,數字經濟將成為高原發展新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