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玉麥村建成邊境小康村;推廣粉壟栽培青稞近2000畝;為桑日縣葡萄產業發展按下“快捷鍵”……2019年7月以來,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聚焦“四件大事”抓重點,對標“四個確保”抓落實,重點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促進交往交流交融,全面開展產業、民生、教育、醫療、科技、就業援藏,完善全方面、多層次、寬領域對口支援格局,全力推動山南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牢記初心使命惠民生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3年來,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援藏項目和資金80%投向民生、投向基層,讓山南人民切實感受到了援藏帶來的實惠。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受益于藏文化綜合文旅項目,貢嘎縣吉雄鎮劉瓊村這個欠發達的半農半牧村群眾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9月,在湖南湘江集團的援助下,村里修了越野車賽道,購置了18輛四輪山地越野車,辦起了自駕體驗游。”正在接待游客的劉瓊村群眾扎西平措告訴記者,“體驗游一辦起來就很受游客歡迎,好多游客都慕名而來。”
貢嘎縣群眾扎西德吉便是經朋友介紹來的,她說:“以前在網上看到外地有這樣的娛樂項目挺羨慕的,現在咱們這也有了,真是太好了。”
除山地越野車自駕體驗游外,劉瓊村還辦起了民宿、林卡、特色餐飲、水果采摘等文旅體驗項目,解決了村里17名群眾的就業問題。“以前,在外面打工收入不穩定,離家也遠。現在,在家門口工作,既能照顧家里每月還能領到4500元工資,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扎西平措微笑著說。
3年來,隨著隆子縣玉麥鄉邊境小康村和長沙市、株洲市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地等民生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山南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湘藏人民的聯系更緊密,推動新時代援藏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聚焦產業發展強動能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3年來,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聚焦高質量發展,突出產業援藏,圍繞現代農牧業、生物醫藥業、文化旅游業、清潔能源業、商貿物流業等,促成17個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山南,完成投資22.7億元,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如今,這些企業已成為推動山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貢嘎“巔峰貢蜜”一號基地已成為綜合性網紅“打卡點”;藏湘韻味食品公司生產的發熱藏面備受市場青睞;扎囊西藏綠之源現代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蜜瓜、蘆筍、辣椒等暢銷長三角和長株潭地區;戈壁田園植物工廠成為目前自治區最大的水培蔬菜生產企業;隆子藏香豬養殖基地預計今年可出欄藏香豬10000頭……
夏日的扎囊,天朗氣清,艷陽高照。位于阿扎鄉的西藏綠之源現代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種植基地內,一片忙碌,一派火熱。記者來到公司時,白瑪玉珍正在給蘆筍修剪枝葉。她告訴記者:“通過培訓,我不僅學會了修剪枝葉,還學會了嫁接等技術。在這里務工每天收入150元,收入穩定又離家近,大家都很高興,感謝湖南援藏幫我們發展了經濟、增加了收入。”截至目前,該公司共帶動320戶群眾增收、214名群眾長期就業。
扶上馬,送一程。為了幫助這些產業更好更快發展,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積極開展產銷對接,組織企業參加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部農博會、深圳文博會、廣交會等,幫助企業走出去;組建湘藏經貿中心,幫助企業拓展銷售渠道,增加銷售收入。
加強民族團結促交融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鞏固組團援藏陣地,促進湘藏兩地交往交流交融。3年來,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共組織20批次、80多名湖南干部人才以柔性人才機制到山南開展點對點支援;組織山南干部人才50批次、700多人赴湘開展交流考察。
3年來,在湖南省對口支援下,山南市第三小學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幅提升。不久前,記者來到山南市第三小學時,五年級二班學生正在湖南援藏教師甘夭娥的帶領下練習課桌舞。“援藏老師來了后,我們的學習內容更豐富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更高了。”“援藏老師帶來的教學理念讓我們很受啟發。”說起這幾年學校的變化,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
如今,該校開辦的格桑花周末課堂,在山南產生了廣泛影響。“援藏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體現。現在,乃東區一些學校,參照我們的方式也進行了教學改革,形成了相互借鑒、齊頭并進的良好氛圍。”湖南援藏干部、山南市第三小學校長吳志剛說。
湘藏一家親 共譜新華章。湖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在高原用實際行動和汗水書寫了奉獻與擔當,也與山南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這份感情,雖跨越千山萬水,但永不褪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