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在這個藏北小鄉鎮還能吃到西餐,真開心!”黃昏時分,來自廣東的蔡女士與丈夫從薩普景區游玩后,來到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白嘎鄉的薩普酒店,在這里他們不僅舒服地享受到了“五星級”酒店的待遇,還吃了一頓美美的西餐,對這個藏北小鄉鎮的發展由衷感嘆。
白嘎鄉是比如縣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比如縣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夯實產業基礎,優化鄉村治理,開創具有比如特色的鄉村振興新格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無縫銜接。
基礎設施建設在路上
白嘎鄉位于怒江支流杰曲河畔,平均海拔約4010米,G558國道貫穿東西,距比如縣城約72公里,東鄰昌都市邊壩縣,是那曲市比如縣的“東大門”。作為連接那曲市與昌都市的交通樞紐,白嘎鄉沐浴著黨的春風,依托薩普旅游景區資源迅速發展,實現了從遠近聞名的“泥巴鄉”到整潔氣派的中心鄉鎮的完美蛻變,鄉村振興這輛“快車”給白嘎鄉注入了生機。
“我們積極把握旅游產業發展態勢,努力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滿足廣大游客的吃住購等基本需求。”白嘎鄉鄉長張曉軍自豪地告訴記者,在白嘎鄉,酒店、超市、洗浴中心、快修市場、農貿市場等城鎮基礎設施應有盡有。
近年來,比如縣堅持“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原則,在鞏固現有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持續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改善農牧區人居環境,推進通信設施優化升級和農牧區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申報爭取水電路訊橋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類項目,不斷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
在比如縣另一個中心鄉鎮夏曲鎮“3·19”災后重建的感恩小區里,才培一家住在120平方米的安置房里。經過攀談得知,才培家的安置房購置總金額28.8萬元,購房時由區、市、縣三級政府支付購房總金額的50%(14.4萬元),剩余14.4萬元由西藏銀行向家庭戶主提供無息貸款,五年內還清,每季度還款7200元,年度還款28800元,才培表示還款無壓力。
“這里安全、美觀,并且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也配套保障到位,孩子上學方便。”當談起當下居住的家庭環境時,才培用這個小區的名字“感恩”表達自己的心情,十分滿意,由衷地感恩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關懷。
比如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次旺表示,在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這條道路上,我們的步伐一直沒有停下,2021年實施41個項目,2022年計劃實施12個……
產業發展有“錢景”
在比如縣扶貧產業項目民俗手工業產業園區,木堆姿松家具有限公司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以較低價格在此租賃了一間商鋪。“我們的家具是全松木的,而且是送貨上門……”公司負責人加央巴羅正在耐心為顧客介紹商品。
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比如縣將壯大特色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內容,引導企業、合作社和農戶積極參與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盤活農牧區資源資產,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十三五”期間,比如縣共實施31個扶貧產業項目,投入資金7.2232億元,涵蓋商貿流通、種養殖業、旅游業等,累計分紅1306.33萬元,利益聯結群眾2萬余人。
“我們牢牢抓住冰川資源優勢,堅持通過鄉村旅游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全力推進景區民宿改造和村級旅游合作社發展,鼓勵和引導群眾依托薩普冰川推進基礎服務工作,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比如縣文化旅游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薩普冰川腳下,嘎德88歲的老父親正靠著墻垣曬太陽,神情悠然。“我們一家人的好日子得益于黨和政府的不斷扶持,給我們免費提供被子、家具、制氧設備等,幫我們開起了家庭旅館,現在年增收8至10萬余元。”祖祖輩輩生活在薩普的嘎德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冰天雪地也能變成金山銀山。
據了解,比如縣2017年向薩普7戶民宿投入16萬元,用于購置制氧設備和住宿用品;2019年為羊秀鄉帕榮村旅游合作社爭取50萬元的旅游專項扶持資金,用于改擴建;2022年投資210萬元,用于薩普7戶民宿改造……
“我們集民宿、餐飲、土特產展銷、汽車租賃等一系列旅游服務項目為一體,現在還專門聘請了專業廚師為游客提供可口的美食,爭取為廣大慕名前來旅游觀光的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保障。”26歲的尼瑪是本村人,畢業于江西南昌某大學,是帕榮村合作社的管理人員,月工資8000元,負責合作社的一切經營管理工作。
據統計,2021年5月以來,薩普冰川共接待游客4萬余人,收取冰川生態保護費140余萬元用于冰川生態修復和屬地鄉鎮冰川道路維護,同時輻射拉動縣域旅游各項收入5365.7萬元。其中,帕榮村合作社和朗切村合作社分別實現增收50萬元和20萬元,實現了當地牧民群眾“不離鄉不離土”就業。同時,提供生態就業崗位36人,全年實現政策崗位增收27萬元。
鄉村治理有成效
“我們村是2021年那曲市唯一一家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榮譽稱號的村。”比如縣羊秀鄉羊秀村鄉村振興專干多吉卓瑪是一名拉薩姑娘,但這份榮耀讓她在這里有了自豪感、歸屬感。
比如縣羊秀鄉黨委書記葛超表示,他們始終堅持“抓黨建、創平臺、強經濟、聚民心”方針,聚焦“農牧一體化”發展,把黨的領導貫穿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及宣傳教育、醫療保障、環境衛生等各方面,不斷完善村委會服務功能,提高干部服務水平,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美化人居環境,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不斷筑牢,鄉村治理更加有效。
近年來,比如縣持續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發揮黨組織示范引領作用,激發黨員干部干事熱情,使鄉村治理提效工程明顯提升。同時,該縣持續加強駐村幫扶隊伍建設,以干部教育培訓工程為抓手,提升履職能力,發揮頭雁引領作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羊秀村17歲的桑百頓珠參加了今年的“鄉村振興·那曲奮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朗誦比賽,并作為村里第一名參加上一級的比賽。“桑百頓珠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好青年,敢于接受新鮮事物,也敢于擔當。下一步,我們準備把他作為黨員后備力量培養。”多吉卓瑪說。
羊秀村農牧民群眾在長期教育宣講的熏陶下,在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帶領下,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鄰里之間互助聯防,相互關照,社會治安有了保障,鄰里矛盾糾紛也少了,我覺得非常好!”57歲的村民扎西白旦說。
安定有序的鄉村社會環境,為羊秀鄉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根基。次旺表示,羊秀村美麗宜居示范村項目即將開工……
走進比如縣城,鱗次櫛比的高樓矗立于怒江邊上,所有城市功能應有盡有;走進白嘎鄉,在規劃好的老城區,一排排整齊有序的居民樓沿街而建,而新區是一排排商業樓及扶貧門面房,好一番熱鬧景象,遠處是一條條通村達鎮、寬闊平坦的柏油路,也是一條條通向農牧民群眾增收的“致富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