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雪域高原成大數據中心“理想地”

      發布時間: 2022-05-07 08:44:00 來源: 《瞭望》

        在海拔 6500 米的珠峰前進營地,中國移動工作人員在調試 5G 基站(2020 年 5 月 21 日攝) 晉美多吉 攝  

        “西藏常年平均氣溫低,自然降溫就能保證大數據中心散熱。而高原空氣干燥、潔凈度高,二氧化硫含量極低,又能延長各類服務器的使用壽命。”

        截至2021年底,全區移動電話基站數超過6.06萬個;5G終端用戶數達到107.97萬戶;光纜線路達27.14萬公里;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超過19G/戶/月,居全國第一

        “十四五”期間,西藏將加快布局5G、綠色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融入“東數西算”布局,加快發展高新數字產業,建設面向南亞的數字港,推動數字經濟規模突破600億元

        近年來,隨著一批批數字經濟項目落地雪域高原,新基建應用加速推進,西藏數字經濟發展底座不斷筑牢,釋放出發展新潛力。全區數字經濟規模突破330億元,產生多家知名企業,西藏自治區在數字經濟領域跑出加速度,數字經濟接棒成為高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高原發展數字經濟有先天優勢

        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氧氣含量低于平原地區,常年氣溫明顯低于同緯度地區。低溫低氧環境,雖然對人類長期居住帶來挑戰,卻是大數據中心的“理想地”。“西藏常年平均氣溫低,自然降溫就能保證大數據中心散熱。而高原空氣干燥、潔凈度高,二氧化硫含量極低,又能延長各類服務器的使用壽命。”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許存祿說。

        依托雪域高原的天然優勢,多家企業先后在西藏建設云計算數據中心,誕生了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西藏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

        作為雪域高原信息化探索的排頭兵,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承擔著全區信息化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任,支撐全區重點工程信息網絡安全,促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各行業融合創新發展,并在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政務等領域取得諸多成果。

        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擁有西藏最大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占地面積64.5萬平方米,總投資118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容納7萬個機柜。考慮到南亞國家市場需求龐大而自身大數據產業發展滯后,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立足西藏,不斷開拓南亞市場,為信息化建設還在初步階段的南亞各國提供完善的數據處理服務。

        豐富的水電也是數字經濟企業在西藏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青藏高原是亞洲多條主要江河的源頭區,多條大江大河流經高山峽谷,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白皮書顯示,西藏水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1.74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一。同時太陽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豐富。依靠資源稟賦,西藏逐步打造以水電為主,太陽能、風能、地熱等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產業。

        受本地消費市場限制,西藏富余水電要通過外送消化。“目前外送能力尚未跟上,豐水期很多水電只能白白浪費。”西藏自治區發改委主任斯朗尼瑪說,以雅魯藏布江干流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藏木水電站為例,僅2019年6月至10月的棄水電量就達4.7億度。

        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蔣寧表示,大數據產業可穩定消化大量電能。待西藏云計算數據中心全部建成后,僅拉薩基地一年就能消化40億至60億度電,避免富余水電的浪費。

        西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旺堆表示,在國家東數西算工程背景下,西藏可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的算力需求。在此過程中促進東西部數據流通、價值傳遞,帶動數據中心相關產業由東向西有效轉移,讓西藏融入到全國發展格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數字場景應用方興未艾

        “十三五”以來,西藏出臺一系列政策,優化營商環境,發展數字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應用場景日益豐富,產業生態持續完善,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

        西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局長閆宏強說,近年來,西藏開展電信普遍服務工作,不斷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據介紹,截至2021年底,全區移動電話基站數超過6.06萬個;5G終端用戶數達到107.97萬戶;光纜線路達27.14萬公里;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超過19G/戶/月,居全國第一。此外,西藏統一基礎云平臺和數據中心機房初步建成,數據資源體系正在規劃,共享交換平臺和數據開放平臺建設穩步推進。

        得益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西藏不斷將信息化與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新動能呈現良好勢頭。數字技術已經加速嵌入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環節,正在改變高原百姓的日常生活。

        ——數字化社會治理能力不斷增強。得益于數字化預警系統,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區瓊嘎頂社區的卓瑪老人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由于年逾80歲,加上兒女不在身邊,卓瑪老人長期獨居在家。一天治安系統發出預警,卓瑪老人已連續一周未出門活動,社區民警扎西得到信息后立即前往。待老人開門后,扎西與其交流并確認健康和安全情況。這套由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開發應用的治安立體防控系統,構建了前端感知、數據匯聚、動態預警、核查反饋的防控閉環,并將預警信息實時推送至警務站及派出所,提高了轄區治安水平。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向巴次仁表示,公司聯合相關部門打造社會治安立體化綜合服務平臺,整個體系建設遵循大數據標準體系,打造了1個平臺,8個系統,N個應用,平臺能夠充分整合社會資源,有效提升基層社會管理效能。

        ——數字醫療服務提升醫療效率。2021年2月7日,一場“特殊”的診療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展開。那曲市聶榮縣一名婦女產后全身浮腫急需救治,當地縣醫院卻無從下手,而此時基于5G的遠程醫療發揮了作用。診療現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援藏專家,在遠程超聲機器人系統前,搖動操作桿,通過移動掃描和壓力傳導,讓位于400多公里之外的機械臂對患者進行相關部位的超聲掃描,并隨時遠程調節病人身邊的超聲設備參數。兩地醫生通過設備自帶系統進行現場交流,最終給出治療方案。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陳虎表示,西藏基層醫療條件有限,部署遠程B超機器人后,患者可以不用轉移到上級醫院,診療時間從2天縮短到10分鐘,不僅提高了醫療效率,也減輕了患者的就醫負擔。

        ——智慧教育“鏈接”偏遠山村學校。在昌都市實驗小學“未來教室”里,語文老師孫亞潔正手持平板電腦與同學們一起探討課文內容,課后老師還通過小程序進行課堂知識小測試,并將上課視頻上傳云端,與邊遠山區的學子們共享教育資源。校長吳曉龍表示,學校的每個班級都配有電子白板,還有網絡直播教室和多媒體閱覽室等,建起了智慧化校園管理平臺,在線閱卷和電子教案設計系統等,有效提升當地的教育水平。

        ——數字技術引領語言推廣。由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開發的“藏譯通”漢藏智能翻譯軟件,是以智能化漢藏翻譯為核心基礎進行自主研發,具備漢藏雙語的語音合成、語音翻譯、語音識別等核心功能,實現了文字對文字、文字對語音、語音對語音、語音對文字的實時翻譯并附加語音播報功能,有效解決了援藏干部和當地群眾溝通難題。目前軟件累計下載量已突破144萬次,翻譯準確率達80%以上,用戶分布在全國31個省區市,月活躍用戶3.1萬戶。

        據介紹,“藏譯通”除漢藏互譯功能之外,還具備“學雙語”功能。該模板以教育部、原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語委為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編寫的《普通話1000句》為學習內容,通過動畫演示、用戶跟讀、系統打分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及藏語的平臺。

        數字經濟助力

        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家和援藏省市的進一步強化支持下,西藏經濟社會迎來新發展: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3%和14%,位居西部地區前列。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西藏在脫貧攻堅戰中消除了困擾雪域高原上千年的絕對貧困,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小康社會,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隨著國家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去粗放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已逐步淡出歷史,而以5G通訊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建設為方向的新基建成為新主角。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西藏的共識共為。

        把數字經濟作為重要突破方向,抓住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窗口,對實現西藏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西藏產業發展成本高收益低,加上地廣人稀等因素影響,區內經濟活動以及與外部的商業往來,額外產生很多成本,產業發展沒有價格競爭力。”向巴次仁說,5G所具有的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逐漸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行業各領域,這是西藏未來發展的重大機遇。

        據了解,西藏未來聚焦天然飲用水、藏醫藥、民族手工業、清潔能源等特色產業,以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特色產業全面滲透,加快推進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其中在工業領域培育一批優秀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部署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為工業互聯網企業提供遠程診斷、運營服務、工業云服務等,在農牧業方面引導大型農牧場、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引進智能傳感與控制系統,建設智慧農牧場,實現鄉村經濟全面振興。

        在改造傳統產業的同時,西藏著力推進高原特色技術和信息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應用,扶持培育云計算、大數據、藏語文、衛星應用等關聯度高、聯動性強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構建開放、協同的信息產業生態,形成一批本地骨干企業、特色企業,夯實數字經濟產業基礎,支撐“數字西藏”建設。

        “十四五”期間,西藏將加快布局5G、綠色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融入“東數西算”布局,加快發展高新數字產業,建設面向南亞的數字港,推動數字經濟規模突破600億元。

        為達到這一目標,受訪干部和專家學者建言,第一,西藏要繼續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現4G和5G的協同發展。部分受訪者建議,在“十四五”規劃前期,農村偏遠地區仍以4G為主,更進一步拓寬寬帶覆蓋的深度和廣度。“十四五”中后期,待西藏5G網絡、千兆網覆蓋逐步完善、產業發展更加成熟后,再進一步支持農村和偏遠地區“雙千兆”網絡建設。

        第二,優化西藏數字營商環境,整合數字經濟發展資源。向巴次仁建議,持續努力改善西藏營商環境,通過建設數字信息產業園吸引國內互聯網巨頭入駐,產業園將實現現有產業資源的整合、區內外優勢資源的落地以及人才與技術的儲備,發揮出產業集聚和以點帶面的效果。

        第三,加強信息技術人才援藏力度,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受訪者普遍反映,西藏發展數字經濟面臨人才引進難、留住難的問題。閆宏強說,西藏可爭取以援藏的方式,從國內各省市、中央部委、央企引進專業人才。旺堆建議,政府可在工資、子女教育等方面著手,吸引國內信息化專業技術人員來西藏發展,同時培養本地人才,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亚洲欧美18v中文字幕高清| 一级特黄a视频| 男女之间差差差|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7777|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亚洲综合色在线|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帅教官的裤裆好大novels|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好爽~好大~不要|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老外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麻豆|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波多野结衣最新电影| 国产在线a不卡免费视频| a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视频第一页| 免费免费啪视频在线|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巨龙征母全文王雪琴笔趣阁 | 2022天天躁夜夜燥|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男人的天堂黄色| 回复术士的重来人生第一季樱花动漫| 777久久成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