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桑耶就在雅魯藏布江邊上,以前風一吹就把沙子帶起來了,漫天黃沙,出一趟門,衣服的褶皺里,還有頭發、脖子、耳朵里全是沙子?!苯?,西藏自治區扎囊縣桑耶社區已退休老人索朗次仁對中新社記者講述,雅魯藏布江沿岸居民斗風沙及植樹造林的往事。
西藏著名的桑耶寺也在桑耶社區,記者在現場看到,如今寺廟及附近的農田等均被郁郁蔥蔥的楊柳遮擋,猶如綠色屏障。
索朗次仁回憶,雅魯藏布江兩岸綠化始于上世紀80年代,那時風沙嚴重到開始侵蝕青稞地。為了保護耕地,沿線農牧民開始種樹,防風固沙,“村民們很積極,幾十年的積累,終于有了如今桑耶社區周邊的數千畝防護林。”
他說,近10年,雅魯藏布江沿線植樹造林的規模不斷擴大,社區的植樹范圍也逐漸向江邊延伸?!艾F在不能說沒有風沙天氣了,但相比十年前甚至更早前,我們的環境改善很多了,村民們都知道,種樹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子孫后代。”
4月還是西藏的植樹季。記者沿雅魯藏布江而上,在桑耶寺上游十余公里處,松卡村十余位農牧民正在一片荒灘上挖坑、栽種楊樹、澆水。“這個地方去年就開始種樹了,沙地種樹太難,一些樹沒有成活,今年再補種。”負責澆水的扎西杰布說,該荒灘被一家綠化公司承包,他們是受雇于公司。
“一天工資200元(人民幣,下同),上月到現在種了20多天,能為家里增加幾千元現金收入。”同在現場種樹的青年米瑪加措說,自己大學剛畢業,在正式求職前,先在村里體驗種樹。他說,樹越來越多,風沙天氣便會越來越少。
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項目經理孟利東介紹,公司于2017年開始在雅魯藏布江沿岸進行綠化造林。目前公司在江岸擁有8200畝育苗基地和1.3萬畝綠化造林項目。
他說,雅魯藏布江兩岸的沙地多是流動沙,沙土沒有樹木生長所需的營養,種樹前先要填生物肥、秸稈等。此外,樹苗還面臨夏季沙地溫度過高以及水源缺乏等問題?!半m然地處江邊,但種樹點離河道有五六公里甚至更遠?!泵侠麞|說,他們篩選、馴化本地植物作為種苗,澆灌水源采取就地打井的方式取水,在沙地上植樹造林。
山南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山南將持之以恒建設雅魯藏布江中游“百里生態走廊”,加強流域植綠護綠、防沙治沙、林草間種,2022年力爭新增植樹造林5萬畝。山南市林草局介紹,目前沿雅魯藏布江中游已形成了一條長160余公里,面積50余萬畝的生態走廊。
西藏自治區林草局荒漠化防治處處長張虎成介紹,2016年至2020年,西藏累計投入11.74億元,完成各類防沙治沙工程21.41萬公頃,超額完成“十三五”13.6萬公頃治理任務。西藏自治區官方規劃,2021年至2025年,全區目標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28萬公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