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2時40分,在海拔4200米汪布曲草原上放牧的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仁達村孕婦洛松群措突發早產跡象,身邊的家人心急如焚,草原既沒有良好的醫療條件,距離最近的香堆鎮衛生院也有近一小時車程,情況十分危急。
緊急轉移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距離仁達村15分鐘車程的“滬藏綠色小鎮”健康中心響起了香堆鎮黨委、政府的緊急求助電話。接到求助電話后,沒有絲毫遲疑,“中鐵二十四局工地衛生所”組織醫護人員乘坐救護車立即奔赴仁達。他們馬不停蹄來到了孕婦洛松家中,隨車醫護人員緊急處理后,鑒于病情嚴重需要馬上送縣醫院進一步治療,承載著洛松群措一家希望的救護車,一路鳴笛閃燈、風馳電掣駛向縣城。下午4點50分,孕婦洛松群措在察雅縣人民醫院婦幼保健中心接受診療,因早產情況復雜,隨即從縣人民醫院轉送至昌都市人民醫院,通過全力救治,洛松群措病情轉危為安。
順利到達醫院
在市人民醫院,中鐵二十四局隨車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向洛松群措熱情送來孕嬰用品,洛松群措一家人連忙道謝,激動地說道“你們不但送來了鐵路幸福線,更送來了救護車生命線,謝謝你們。”
那么香堆鎮“滬藏綠色小鎮”又是怎樣一個地方呢?
2021年11月,為了建設CZ鐵路這個世紀工程,一群來自上海中國鐵建二十四局的工人建設者在海拔4200米的仁達村汪布曲草原腹地安營扎寨、安家落戶,標準化打造駐地營區,促進各民族團結,并將駐地命名為“滬藏綠色小鎮”。中國鐵建二十四局承建CZXZZQ-14B標段,位于察雅境內,前期籌備和工程建設期間,得到縣委、政府和相關部門鼎力支持配合,征地拆遷、便道建設順利實施。
縣委書記其珠多吉春節帶隊慰問
“滬藏綠色小鎮”營區正門
堅持綠色優先,注重生態保護,“滬藏綠色小鎮”處處體現著環保理念,垃圾分類無害處理、共產黨員河長制度、共青團員綠化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告知牌、太陽能路燈、污水處理站……,都展現著中央國有企業和鐵路行業良好的形象。“滬藏綠色小鎮”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仁達村設立垃圾分類收集站,定期清運村莊生活垃圾,在村民中發起垃圾分類倡議。當前,CZ鐵路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據中國鐵建二十四局建設者介紹,在中國鐵建和業主單位的支持下,不久與成都理工大學共同建設的“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生態地質環境保護(CZ鐵路)基地”“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態修復(CZ鐵路)研究中心”會在小鎮掛牌成立,幾名來自高校的博士研究將會成為小鎮新居民,與二十四局組成綠色施工科研團隊,為滬藏綠色小鎮提升科研品質,為鐵路建設綠色施工提供堅強保障。
在營區開展垃圾分類
在仁達村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
在村民中發起垃圾分類倡議并開展宣講
注重群眾增收,促進民族團結,也成為這群鐵路建設者最關注的內容。他們邀請仁達村“兩委”、村民代表走進小鎮,參觀模型沙盤,向村民講解鐵路建設的規劃和進展,讓村民最直觀了解這條正在家鄉修建的鐵路,在《路地協議》的基礎上,主動引導村民有序參工參運,幫助解決村民就業,向村民和游牧民開放健康中心(工地醫院)。據縣衛健委透露,將來西藏醫保可在“滬藏綠色小鎮”正式開放,這對于仁達村民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注重黨建聯建共建,與香堆鎮黨委開展“黨建共建結對交朋友”活動,對仁達村民開展慰問活動。一千多年前,仁達摩崖石刻留下了文成公主進藏的美好傳說,見證了漢藏文化交流交融,今天由香堆鎮仁達村民贈送的“滬藏綠色小鎮”刻字石,成為了新時代“民族團結 路地一家”的最好見證。
開放健康中心(工地醫院)
邀請村民近距離了解鐵路建設
與香堆鎮聯合舉行村民參工參運及群眾增收商談會
與香堆鎮聯合開展慰問活動
小鎮背后的山上,有漢藏雙語的“祖國萬歲”四個大字,非常醒目。去年寒冬,這群鐵路建設者,在沒有水、不通電,沒有暖氣,缺氧的艱苦環境里,用了3個月的時間,讓這座小鎮拔地而起。這四個大字,可能就是全體CZ鐵路建設者的家國情懷與赤子之心吧,他們迎難而上,敢為人先。
察雅各族人民熱切盼望著鐵路的開通,察雅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做好各項工作,加強監督管理,做好保障服務,確保這條幸福之路、團結之路、致富之路在和諧、穩定的氛圍中圓滿完成建設任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