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了解到,近年來,區生態環境廳緊緊圍繞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目標,切實把西藏建設成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示范地、綠色發展試驗地,努力實現西藏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2021年,全區7個地級城市中6個市(地)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9.4%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土壤環境安全穩定。
加大投入力度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至關重要。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區生態環境廳全力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開展了西藏自治區首個“生態文明宣傳月”系列活動,并穩步推進“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及良好空氣質量保持、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土壤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同時,強化示范帶動,出臺《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管理辦法》,拉薩市曲水縣、堆龍德慶區、達東村及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分別獲得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
此外,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區生態環境廳不斷加大污染防治投入力度,落實年度中央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8.59億元,統籌實施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基礎能力提升等工程。完成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工作,考核結果連續兩年獲得國家“優秀”。持續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累計投入127.1億元,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嚴格自然保護地管理,完成2021年度“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問題整改完成率達93%以上。
出臺系列方案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之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意義重大。下一步,區生態環境廳將著力出臺關于創建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舉措和分工方案,并細化落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案,加強“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落地應用,做好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嚴禁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落地西藏。
“同時配合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編制實施‘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加強氣候變化影響分析,推動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行動。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全民行動,支持推動日喀則、那曲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鞏固擴大西藏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成果。”該負責人說。
此外,還將出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意見,實施新一批具有西藏特點的7大標志性“戰役”。實施空氣質量保持行動,持續打好機動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加大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力度,繼續推進燃煤鍋爐、工業爐窯和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在水污染和土壤防治方面,區生態環境廳將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加快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扎實推進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白色污染”治理、環境基礎設施提質增效攻堅戰,實施農用地土壤鎘重金屬源頭防控行動。嚴格污染地塊用地準入,開展生活污水治理綜合試點示范,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整治。
另外,為持續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計劃,下一步,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編制實施江河源保護5年行動計劃,完成江河源區劃定和基礎研究,全面推進江河源“三大行動九項工程”。還將配合推進“兩江四河”“南北山”等重點區域國土綠化以及荒漠化治理、草原生態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