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8屆會議“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與人權事業發展”云上邊會24日舉行。會議由中國人權研究會主辦,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承辦。來自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多名學者圍繞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的經濟權利、受教育權利、健康權保障等主題展開研討。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人權研究中心主任楊宗科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對于西藏各族人民權利的整體保護、全面保護、主動保護以及實質性保護,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少數民族權利的制度優勢和實踐特點,為世界人權保護提供了生動的成功案例。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格桑卓瑪說,西藏的減貧實踐是成功的,營造了公平正義的人權發展環境,增強了西藏貧困人口參與發展和平等共享發展成果的能力,切實保障了西藏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是西藏人權事業的歷史性成就。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方素梅認為,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衛生健康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衛生健康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西藏人民的健康權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政府對農牧區醫療補助標準不斷提高,實行健康扶貧戰略。西藏婦幼保健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同時國家對藏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高度重視。
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邊巴拉姆介紹了西藏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情況。她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不僅人口數量大幅增長,人民的受教育權也得到有效保障。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國家重視和保護,全國從事藏學研究的機構有50多個。
西藏大學教授次仁片多圍繞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廣大農牧民充分獲得了教育權,歷數了西藏和平解放后教育權的巨大發展。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更好地保障西藏人民享有受教育權。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講師肖武認為,對口援藏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尊重和保障西藏人民人權的偉大實踐。中央和全國其他省市從人力、財力、物力、技術等多方面對西藏展開對口支援工作,極大地促進了西藏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的發展進步,助力西藏各族人民得以充分享有人權。
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常安在會議總結中說,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在人權保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即使放眼于世界人權發展史,也堪稱史詩性的變革。我們有責任通過對相關具體人權保障領域的深入研究,講好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人權事業發展的偉大故事,總結和提煉出中國的少數民族權利保護的制度特點與優勢,為世界范圍內的少數民族權利保護探索更多的制度和理論可能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