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頸高歌,黑頸鶴是非常具有儀式感的鳥類。欒亞立、曹宇清拍攝
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一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制度創新、筑牢科技文化支撐、加大生態建設投入,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在西藏,以那曲申扎、班戈等縣為中心的羌塘草原,是黑頸鶴的主要繁殖地。從每年4月初開始,黑頸鶴便進入繁殖期。正值8月,高原最美的季節,也是幼鶴跟隨成鶴學習“本領”的時候。
近年來,隨著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的加強,西藏各類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明顯,其中,黑頸鶴由不到3000只上升到8000多只。
黑頸鶴正在捕食。 欒亞立、曹宇清攝
林芝,桃花下的黑頸鶴。欒亞立、曹宇清拍攝
幼鶴要在大自然中生存,需盡快學習本領。欒亞立、曹宇清拍攝
羌塘草原上黑頸鶴的主要繁殖地。 欒亞立、曹宇清拍攝
成鶴教幼鶴捕食。 欒亞立、曹宇清拍攝
黑頸鶴與當地牧民和諧相處。 欒亞立、曹宇清拍攝
幼鶴跟隨父母在野外捕食。 欒亞立、曹宇清拍攝
剛剛孵化出的幼鶴。欒亞立、曹宇清拍攝
黑頸鶴進入交配繁殖期。 欒亞立、曹宇清拍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