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堅守巍巍高原 鑄就精神高地——中國共產黨人“世界屋脊”奮斗影像記

      發布時間: 2021-07-20 08:49:00 來源: 新華網

        這是一份彪炳史冊的答卷: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西藏,粉碎其妄想“西藏獨立”的圖謀,完成西藏和平解放;廢除封建農奴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把鐵路修到“第三極”,在“世界屋脊”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

        這是一連串令人動容的故事:十八軍軍長張國華背女出征,三歲的女兒難難成為進軍西藏路上犧牲的第一個“戰士”;修建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犧牲;兩次援藏后留藏工作的孔繁森,把生命獻給了雪域高原;對口援藏實施以來,有16名援藏干部犧牲,僅2020年西藏在崗犧牲的公務員就有60多人,是和平時期犧牲最多的群體之一。

        極遠、極寒、極苦……他們也是兒女、丈夫、妻子、父親、母親……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一代一代中國共產黨人舍棄常人所擁有的、放棄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艱苦奮斗。他們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用身軀和高原環境作斗爭,用堅守詮釋家國情懷,在巍巍高原鑄就了精神高地。


      這是鮮花掩映下的布達拉宮(2018年7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布達拉宮廣場上的鴿子(2018年3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敬愛的爸媽:如果您的兒子在這遭遇不測,請你們不要傷心……在這次地震中,你們的兒子沒有退縮,總沖在前頭,保護當地老百姓安全,讓他們安全轉移。”

        這是2015年4月29日,共產黨員、邊防戰士邵明貴寫下的遺書。

        字跡雖有些潦草,卻情真意切,英勇悲壯。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大地震,西藏吉隆口岸成為“孤島”。人員分批轉移,只留下堅守邊防檢查站監護中隊的21名官兵,其中有11名是共產黨員,他們當時寫下遺書,以備不測。

        “國門是國家的象征,國家把口岸交給我們,我們就要堅守。”這是留守官兵共同的心聲。如今,邵明貴依然堅守在吉隆口岸,守護著國門。

        在困難和危險面前,共產黨人把生死置之度外,以堅定的革命精神,和“世界屋脊”的惡劣環境搏斗,把一個個不可能踩在腳下。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上圖為共產黨員、邊防戰士邵明貴;右上圖和右中圖為邵明貴和戰友在轉移地震受災群眾;左下圖為邵明貴寫下的遺書;右下圖為吉隆邊防檢查站邊防戰士寫下的遺書(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西藏空氣中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60%左右,是不少人眼中的“生命禁區”。舊西藏阿里的地方政府曾揚言,將不費一兵一卒,單憑高原的惡劣氣候,就能把解放軍困死在藏北高原。

        但高原的惡劣氣候,從未能阻擋一代代共產黨人進軍西藏、解放西藏、建設西藏的腳步。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十八軍軍長張國華發出“此去西藏,我是去給西藏人民當長工的”誓言;十八軍政委譚冠三和妻子攜手進藏,與年幼的孩子們天涯相思,妻子還因在西藏流產落下終身疾病;進藏部隊官兵喊出“吃大苦、耐大勞”的口號,實現了從“三年一換”向“長期建藏”的思想轉變。

        數據顯示:1951年至1978年,中央從全國調派3萬多名干部到西藏工作;1994年至2020年,來自中央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對口援藏省市等單位的9682名優秀干部前來支援西藏建設。

        “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一代代共產黨人在西藏牢記初心使命,克服種種困難,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艱辛,與各族人民一道,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無私奉獻青春年華,響應“長期建藏、邊疆為家”的號召,共同鑄造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

        在采訪那曲市安多縣原縣委書記熊川時,他說:“在安多工作9年,牙齒掉了14顆。”

        目前,熊川患有小腦萎縮、動脈血栓等疾病,常年吃十幾種藥。熊川說,在西藏沒點精神是待不下去的,作為黨的干部,早已立下了“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為了執行好黨和政府的政策,讓群眾過上好日子,身體上的疾病都能克服。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上圖為1950年,人民解放軍戰士跋涉在高山峻嶺間向西藏前進(資料照片);右上圖為人民解放軍戰士在執勤空隙為藏族老百姓背水(資料照片,張正模攝);左下圖為筑路戰士在懸崖絕壁上修建川藏公路(資料照片);右下圖為1951年7月,解放軍第十八軍進藏先遣部隊行進在瓦合山上(新華社記者袁克忠攝)。新華社發

        永遠跟黨走是精神源泉

        “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盼望已久的心愿,今后我也會積極地學習黨章,以身作則、遵守黨章、科學鉆研專業,決心為黨、為人民的幸福,犧牲個人的一切,請黨組織考驗我吧!”

        已故“青稞博士”尼瑪扎西在入黨申請書中這樣寫道。內容言簡意賅,卻飽含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

        出身農民家庭的尼瑪扎西,幼年曾經歷忍饑挨餓。作為西藏第一位藏族農學博士,尼瑪扎西一生為青稞而生,為了高原糧食增收,常年扎根在試驗田里,培育出“藏青2000”等青稞品種。

        但正值青稞低頭吐芒時節,2020年一場車禍,奪走了尼瑪扎西55歲的生命。把生命留在雪域高原的共產黨員名錄上,又多了一個名字。


      青稞研究專家尼瑪扎西在試驗田內觀察青稞長勢(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雪山處處埋忠骨,壯志未酬誓不休。

        青藏公路建設的指揮者慕生忠,是1933年入黨的老黨員,在鐵鍬把上刻下“慕生忠之墓”。他曾留下遺言,“如果我死在這條路上,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頭沖著拉薩的方向。”

        在川藏公路皮康崖險段,當地一個舊貴族曾“預言”,“那是牦牛也爬不上去的皮康崖,除非是神才能在那里修出公路來。”筑路大軍說:“我們的戰士都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但我們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生命有限,精神永恒。西藏自治區黨校教授萬金鵬說,川藏、青藏公路通車,青藏鐵路、拉林鐵路等重大工程建設,在人類工程建設史上都是罕見的。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犧牲,這種代價在世界公路修建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青藏鐵路更是打破了“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的斷言。如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激勵鼓舞著一代又一代高原建設者。

        “這些高原工程建設的奇跡以及背后的犧牲,正是共產黨人不畏艱難困苦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生動實踐。”萬金鵬說。


      矗立在青海省格爾木市將軍樓公園內的慕生忠雕像(2014年9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阿里地區札達縣楚魯松杰鄉,這座祖國西南邊疆極偏遠的鄉,四面大山環繞,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大雪封山,是名副其實的“雪域孤島”。鄉干部職工住的樓房沒有上下水,只能生火取暖,常常4個多月無法洗澡。

        為什么不離開?鄉長扎羅說:“不能走啊!這里是邊境,我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

        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對壘。西藏長達4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廣袤的羌塘草原上,不少地方常年白雪皚皚、寒風肆虐,數不清的黨員干部以家國情懷耐受寂寞,默默堅守。

        俯瞰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楚魯松杰鄉楚松村楚魯組,蜿蜒的如許藏布江穿過村落(2018年9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旦增尼瑪曲珠 攝

        俞江,河北援藏干部,阿里地區博物館副館長。2016年,曾作為志愿者籌辦《夢回古格》大型演出的俞江,被阿里地委點名希望他能援藏。俞江說:“那時候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我愛人不干了。她大哭說,不能去,如果要去,就要一起去。”最后,俞江和妻子雙雙踏上了阿里高原。援藏期滿,夫妻二人共同選擇調藏工作。年過五旬的俞江,克服肺泡變大、尿酸升高等病痛,一直為阿里傳統文化保護奔走。

        惡劣的高原環境,對于西藏本地少數民族黨員干部,也是嚴峻的挑戰。

        初見安多縣政協辦公室主任秋加,他穿著寬大的衣服,走路一瘸一拐。直到記者問起他的健康狀況,他才脫下鞋子:一雙38碼的腳不得不穿40碼的鞋,“痛風有點嚴重,腳已經變形了,鞋子小了穿不上。”皮膚黝黑的秋加是安多本地人,大學畢業后就沒離開過安多。

        “工作前十年我沒有休過假。安多條件雖差,可我是黨和國家培養出來的,只有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服務群眾,才能不負組織的期望。”秋加說,現在辦公、生活環境好了很多,每年看病還能報銷,他和同樣在基層的愛人心里很高興,工作熱情飽滿。


      秋加(中)和他的孩子在整理藥箱(2021年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艱苦的高原條件,沒能阻擋黨員干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決心。

        2011年以來,西藏已選派20余萬人次干部駐村,他們與農牧區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聽民意、解民憂、幫民富。

        如今,西藏徹底擺脫了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各族群眾日子紅紅火火。

        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

        “這些年你一個人帶著孩子,又有老人,很不容易,我對不起你們。以后也沒有機會彌補什么了……”

        這是一封丈夫寫給妻子的家書:故事主人公是王鎮成,1959年響應國家號召,從汕頭海關抽調到西藏工作。這封信尚未寄出,王鎮成就因車禍殉職,生命定格在29歲。

        紙筆間,透露出王鎮成的痛楚與不舍,也是一些黨員干部遠離家鄉親人、為西藏奮斗不息的真實寫照。

        共產黨員的職責和使命,讓他在艱難中做出必然的選擇,這就是服從大局,犧牲個人和家庭利益,把對家人的愛升華為對國家、民族、人民的愛。

        孔繁森,領導干部的楷模。生前,他兩次援藏,后又留藏工作。“這是克服了極大困難的。那時候,他的母親高齡,妻子身體不好,三個孩子尚年幼。”孔繁森同志紀念館館長高杉說,“共產黨員的黨性,首先在于服從黨組織的安排,到人民需要的地方戰斗。”

        學孔繁森精神,做孔繁森式好干部,是西藏廣大黨員干部增強黨性信念的追求。孔繁森那句“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已經成為西藏黨員干部共同的精神財富。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上圖為來自陜西的援藏干部、阿里日土縣副縣長賈冗勇深入牧區,幫助藏族牧民解決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新華社記者土登攝,1997年11月11日發);左下圖為2017年8月3日,北京積水潭醫院援藏醫生龔曉峰(右)和北京天壇醫院援藏醫生李家謀在拉薩市人民醫院骨科病房內查看患者的X光片,進行工作交接(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右圖為孔繁森(右)在阿里日土縣過巴鄉為孤寡老人益西卓瑪治病(新華社記者土登攝,1994年12月26日發)。新華社發

        盡管已經退休10多年,回族干部王惠生這個名字在阿里地區仍被口口相傳。

        1950年出生的王惠生,18歲時作為北京知青自愿支援邊疆,到北大荒工作。1981年,他向組織請求到最偏遠最艱苦的阿里地區工作,在當地奉獻30年直至退休,用行動兌現了自己的入黨誓言。

        多名干部群眾告訴記者,王惠生出差常常跑去搭班車,禁止家屬搭乘單位的“順風車”;他妻子進藏后,安排一份工作本是容易的事,但他拒絕了,最后妻子選擇推車賣菜,一賣就是幾十年;單位要給他按副地級安排房子,他不要,仍住在原來的老房子里……

        在阿里,孔繁森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堅強的集體。

        李鋒,陜西省援藏醫生。2019年援藏時,家人朋友說,那里海拔那么高,那么苦,那么遠,能不能不去?“援藏是政治任務,我最后說服了家人。”對于當初的選擇,李鋒沒有絲毫后悔。

        2020年6月19日深夜,一個倉促的電話催李鋒迅速到噶爾縣人民醫院。到達后,地區衛健委書記問他:“你是不是共產黨員?現在邊境需要外科大夫,你愿意去嗎?”作為有著10多年黨齡的醫生,李鋒當即前往。此后的半個多月,李鋒在邊境為邊防戰士巡診。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北京援藏醫生王克明(左)在西藏當雄縣格達鄉格達村牧場為牧民義診(2021年6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下圖為在西藏林芝市米林縣,廣東援藏干部黃南蔭(右)與珞巴族老阿媽亞加在一起(2021年6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覺果攝)。新華社發

        共產黨員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

        平均海拔4800米的那曲市尼瑪縣,是西藏最艱苦的縣之一。2019年7月,中國海油援藏干部付曉宇來到尼瑪縣,看到當地落后的教學設施,就決心“讓學校變個樣”。如今,尼瑪縣完全小學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師生面前。

        前仆后繼,迎難而上。西藏自治區審計廳原駐村干部阿旺卓嘎,生前在墨竹工卡縣扎雪鄉等地駐村,原本駐村是一年一輪換,可她在基層一干就是4年多,最后犧牲在駐村一線……現在,駐村干部已經輪換到了第10批。

        數據顯示,西藏目前共有黨員42.6萬名,他們正在不同崗位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帶領高原人民向著建設現代化新西藏奮進。

        雪域高原的圣潔美景,蕩滌著人們的心胸。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和崇高品格,讓這片高原不斷煥發時代的榮光。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瑪曲鄉黨委書記朗卡江村(中)向參加活動的村民講解如何區分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2019年5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周錦帥攝);下圖為在海拔約5000米的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堆瓦村,駐村工作隊員貢曲(中)和次仁倉決(右一)給放假的孩子補習功課(2017年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新華社發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bbwbbw|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777米琪桃花|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 久草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十八岁的天空完整版在线观看 | 影音先锋男人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陈冰的视频ivk|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成都4片p高清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手机观看| 欧美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看| 免费看黄a级毛片| 色列有妖气acg全彩本子|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88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好好的日视频www| 中文字幕成熟丰满人妻| 日韩欧美一二区|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动漫人物桶动漫人物免费观看| 被公侵犯肉体的中文字幕| 国产真实乱了全集磁力|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妞干网在线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无线在码|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全彩口工番日本漫画| 老鸭窝在线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