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找到適合的產業,一方水土總能養育一方人。位于青藏公路沿線的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在2018年建成了嘎爾德生態畜牧產業示范基地,經過幾年來的探索,找到了適合藏北牧區發展的新模式,也改變了牧區群眾的生活。
一大早,色尼區達薩鄉四村的牧民巴桑就開著車來到嘎爾德中心奶站,他帶來的70斤牦牛鮮奶總共賣了800多元錢。巴桑家有牦牛100多頭,每隔兩三天都會往基地送一次牛奶。
西藏那曲市色尼區達薩鄉四村牧民 巴桑:現在條件越來越好了,以前我們那曲沒有收牛奶的,現在牛奶檢測后可以直接賣給公司,交通也很方便,在家門口就可以賣牛奶。
不僅幫助牧民銷售牛奶,嘎爾德基地還為當地牧民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傳統加工廠房里正在成產酥油、拉拉、酸奶,這些都是牧區傳統的奶制品,至今保留著手工制作的工藝。
今年,嘎爾德基地又建成了現代化生產廠房,生產一些保質期更長的酸奶和袋裝牛奶,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來這里工作。
扎巴羅布一家人2018年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來到了嘎爾德基地旁的羅瑪鎮凱瑪村,扎巴羅布成為了基地奶源站的牛奶質檢員,妻子噶色擠牛奶,女兒女婿在拉薩的基地銷售店上班。
西藏那曲嘎爾德生態畜牧產業示范基地員工 扎巴羅布:現在我們一家人都在嘎爾德務工,家里一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生活上沒有任何困難,對未來的生活我們也充滿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