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央宗老人的肖像(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今年87歲的次仁央宗老人住在西藏山南市乃東縣亞堆鄉曲德沃村三組。
舊西藏對老人而言,只有無邊無際的苦。生為人,過得卻像牛馬一樣,填飽肚子就是奢望。父親一天到晚給當地農奴主勞作,換不來一頓飽飯,一家人靠別人家的剩飯過日子。
“身子是父母給的,但人身卻屬于農奴主。農奴的孩子,哪怕只有一個,男孩子屬于父親的農奴主,女孩子屬于母親的農奴主。”次仁央宗回憶時說。
“天上的烏云,不是縫上去的黑氆氌,東邊的紅太陽,會有升起的一天。”這是一句舊西藏廣為流傳的諺語,表達了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的渴望。
1959年民主改革,次仁央宗獲得了人身自由,分到農田、牲畜。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響,次仁央宗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后勤運輸隊伍,跟著解放軍一直到了最前線,用實際行動捍衛來之不易的自由。
“我希望能活得久一些,現在我很幸福,住的不擔心,吃的不擔心,穿的不擔心。”老人說著話,滿臉都是幸福。
次仁央宗老人和兒子、女兒的合影(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次仁央宗老人在曬牧草(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次仁央宗老人關上家里牲圈的門(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次仁央宗老人的身份證(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