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那曲市安多縣強瑪鎮,一臺鏟車正在牧民羊圈中鏟糞。
以往,牛羊糞在農牧民眼中是需要自己費力清理、還沒有多少價值的。自從次仁明久團隊創辦塔之緣能源環保有限公司開展環保業務以來,牛羊糞在牧民生活中就變廢為寶了。
塔之緣能源環保有限公司是次仁明久大學畢業后返鄉創辦的,致力于將牛羊糞加工成通用型有機肥、營養土、牛糞生物質顆粒等產品。通過在各鄉鎮設立牛羊糞收購工作站,專業人員利用鏟車作業,不需要農牧民自己動手即可實現牛羊糞清理收購,極大方便了農牧民生活,也為農牧民群眾增添了收入。
2014年,次仁明久剛從林芝農牧學院畢業,便和合伙人籌備開設收購公司,希望收購農牧民的原料和產品,將其變廢為寶,同時增加農牧民群眾收入。但是,創辦資金卻成了最大的難題。不過,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消息讓他看到了成立公司的希望。次仁明久認真學習扶持政策,做好各類規劃材料向相關部門申請資金支持。最終,50萬元大學生創業基金貸款成功批復。
公司成立之初,開展的農牧廢棄材料收購業務屢屢受挫,許多農牧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愿意售賣自家牛羊糞。
次仁明久知道,業務要開展就必須先轉變農牧民的陳舊觀念。于是,他和團隊進村入戶為農牧民講解廢物再利用,講解公司的生產與每個農牧民的利益聯結。同時,一趟一趟地帶農牧民到自己的原料加工廠參觀講解,用事實說服農牧民參與合作。
在次仁明久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愿意賣牛羊糞的農牧民越來越多。于是,次仁明久與合伙人決定,以鄉鎮為據點,設立牛羊糞收購站,就地尋找收購站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在便利農牧民的同時,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創收崗位。
安多縣強瑪鎮6村的村民喬加不僅賣自己家的牛羊糞,他家也是牛羊糞原材料收集地之一。
“這種變廢為寶的方式非常好,群眾和公司雙方都能實現互利共贏。”喬加說。
不到3年時間,次仁明久在那曲各鄉鎮增設牛羊糞收購站20余處。隨著年收購量的增加,為當地群眾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和致富機會。
來自色尼區那瑪切鄉6村的格桑龍培,從小失去父母,一直寄宿在親戚家,多年來沒有穩定工作,自他加入塔之緣能源環保有限公司之后,通過學習和培訓,有了穩定可觀的收入,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我們在各鄉鎮設立的牛羊糞收購站為農牧民提供就業崗位70余個,輻射帶動2000余農牧民增收。下一步,我們將以‘公司+基地+合作社+牧戶’的模式覆蓋全市,帶動農牧民致富。”塔之緣能源環保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次仁卡薩說。
目前,塔之緣能源環保有限公司利用牛羊糞生產出了有機化肥、牛糞燃料棒等多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環保產品,并形成生態、創新、科研、生產、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為那曲地方經濟建設持續貢獻力量。
在收獲成績的同時,次仁明久團隊也始終秉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感黨恩”的思想,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不定期幫助脫貧戶,防止其返貧,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帶動大學生創業者為一線防控人員捐贈價值2萬元的物資。
“感謝黨和國家,離開政策的幫助,我也不可能有機會為家鄉人民作出這些貢獻。以后,我們會不斷擴大經營范圍,增加更多產品和服務,爭取惠及更多群眾!”次仁明久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