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春意融融。4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嘎啦山隧道兩側進出口綠化項目現場,看到不少工人正在挖坑、客土、栽苗。“項目是去年開工的,占地面積659.8畝,栽種了近8萬株苗木,目前已完工98%。”西藏自治區林科院林木育種室副主任土旦江層介紹。
嘎拉薩隧道兩側綠化成效。人民網 李海霞攝
嘎拉薩隧道兩側綠化成效。人民網 李海霞攝
今年,西藏全力開展新一輪國土綠化,全年計劃完成營造林110.06萬畝。其中包括以拉薩、日喀則、山南3市為重點,兼顧昌都市等重點區域,突出拉薩周邊、拉貢、拉林、澤貢、拉日高等級公路沿線和雅江沿岸,貢嘎、和平、昆沙機場,極高海拔搬遷點周邊和三巖片區等區域開展營造林工作。
嘎拉山隧道是拉薩至林芝鐵路由拉薩方向引出的第一個隧道,全長4373米,線路平均海拔3600米。土旦江層指著兩側郁郁蔥蔥的樹木說:“你看,經過一年悉心管護,樹木長勢還不錯吧?變化還是挺大的。”
不過,2020年前嘎啦山隧道兩側還是一片荒涼景象。“項目實施最大的難處是客土,以前這里到處沙石,樹栽下去很難成活,所以必須客土。但是沒有路,全部要靠人工背土上山。”土旦江層介紹。記者看到另一旁還未栽樹的裸露空地上,是一塊塊被挖起的堅硬石頭。
今年正在綠化的板塊。人民網 李海霞攝
項目之初,澆灌也太不便利。在水利部門的協助下,安裝了80多個噴頭,不僅可以控制噴水量和灌水均勻性,也能防止因過量而導致水土流失。
噴灌江孜沙棘。人民網 李海霞攝
為保證苗木成活率,栽種的是柏樹、榆樹、江孜沙棘等20多個鄉土樹種。“這一片屬于混交林,灌木可以起到沙化土地治理的作用,喬木則可以美化景觀。”土旦次仁說,“一出嘎啦山隧道就到拉薩了,可以說這兒是拉薩的門面,做好兩側綠化非常重要。”
都說三分種樹、七分管。管護員邊邊是曲水縣協榮村村民,他告訴記者:“以前這兒全是沙地,現在種了樹綠綠的,看著都舒心。”
灌木保持水土流失。人民網 李海霞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