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氣象部門的了解,幾乎都是從天氣預報開始的,通過手機、電視、網絡,人們可以隨時查看天氣情況,溫度、濕度、最低溫、最高溫、能見度、紫外線強度……從過去的“猜天氣”到現在的實時預測,從簡單的24小時預報到中長期預報,從單純的天氣預報到天氣影響、防災抗災,氣象服務幾乎無微不至無所不在。
2020年,西藏氣象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做好氣象服務工作,不斷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為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緊盯需求,全力保障重大戰略實施
2020年5月27日,當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峰頂傳來成功登頂的令人振奮的消息時,在珠峰大本營指揮部焦急等待的人群中,前方預報服務團隊的羅布堅參、代華光兩位首席預報員相互擊掌,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
“太不容易了!壓在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下了。”羅布堅參激動地說,“這次珠峰高程測量意義重大、舉世關注,氣象服務保障要求高、責任重、壓力大。我們集全部門之智、舉全部門之力,頂著壓力、克服困難,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活動提供氣象保障服務,只是西藏氣象部門服務重大戰略實施的一個縮影。
過去一年,全區氣象部門服務脫貧攻堅成效明顯,落實專項資金331萬元,設立自動站看護扶貧公益崗585個;在貴州省農經網設置了“昌都氣象扶貧館”;央視“天氣預報”欄目免費播放“隆子黑青稞”“美麗達東”品牌廣告。生態文明服務成績突出,研發了生態影響評估系統,建成了沙塵監測與外推系統;編制了西藏區域氣候變化、唐古拉山以北地區氣候特征及生態環境評估報告;推進人影能力建設,建成27個標準化作業點,作業1383次。專項工作開展成果顯著,與2家單位簽訂協議,與11家單位開展合作,與9家單位建立氣象數據專線、聯通一體化業務平臺;和相關單位組織氣象人才共同學習備賽、同臺競技,多次為特殊任務提供精細化服務保障,發揮決策作用。發展頂層設計持續加強,完成“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凝練了重點工程項目,明確了西藏氣象現代化指標體系和落實援藏會工作措施。
矢志篤行,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更牢固
2020年5月,在林芝市墨脫縣境內第一個交通氣象觀測站——K52路段交通氣象觀測站建成投運。“K52路段交通氣象觀測站的正式啟用,將實現對K52路段天氣交通情況、道路結冰等信息的及時發布,達到提醒廣大駕駛人員注意道路交通安全的效果。”墨脫縣氣象局業務人員介紹道。
據了解,K52路段常年積雪,特別是冬春季雨雪天氣頻繁,道路結冰積雪嚴重,雪崩等融雪性地質災害頻發,該設備運行后將有效保障墨脫K52路段惡劣天氣下的交通安全。
記者從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2020年,全區74個縣(區)實現氣象機構全覆蓋,7市(地)及74個縣(區)成立了氣象防災減災指揮部,初步形成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
在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功能先進、布局合理、適應需求的氣象現代化體系的同時,西藏氣象事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與7家單位簽訂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13個子項目任務書;與中科院青高所聯合開展了大氣邊界層觀測,與林草局聯合申報藏北生態環境監測項目;17個科研項目獲立項,1個項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監測精密能力得到提高,新建了65個自動氣象站,續建3部X波段雷達;開展了區級雷達測試平臺和3個市(地)計量實驗室的建設;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基礎能力建設項目開工;西藏氣象大數據云平臺投入業務試運行;全區氣象專網完成扁平化改造。預報精準能力成效明顯,實現站點預報、5公里網格預報實時發布,汛期開展了全區逐6小時定量降水、24小時災害落區、72小時各縣精細化城鎮預報。服務精細水平得到提升,準確預報孟灣風暴“安攀”、汛期強降水等,為川藏鐵路建設提供了監測數據、氣候分析、災害風險評估等服務。防災減災服務成效明顯,氣象防災減災救災決策指揮系統在自治區應急指揮中心運行;推進了74個縣(區)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建設;開展了林芝森林火災、昌都邊壩雪崩、那曲嘉黎和日喀則聶拉木嘉龍錯冰湖潰決等應急保障服務。
增強軟實力,為事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沐文明新風,創文明單位。2020年,全區氣象部門新增2家全國文明單位,11家全國文明單位通過復查。6家單位獲省部級表彰。假拉創新工作室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稱號。
在團結融洽的工作環境中,西藏氣象事業蒸蒸日上,事業發展軟實力不斷提升。氣象法治建設不斷健全。《西藏自治區氣象條例》《西藏自治區防雷減災條例》列入人大立法修訂計劃,3項推薦性地方氣象標準立項,出臺了防雷檢測機構信用評價管理辦法。深化氣象“放管服”改革,繼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與應急管理廳聯合強化了防雷安全監管“雙隨機、一公開”工作。
宣傳科普工作邁上新臺階。制作疫情防控科普作品近70個,受眾76萬余人次。阿里日環食直播同時在線觀看人數達1700多萬,《暗夜公園》系列氣象科普視頻總瀏覽量達2.7億人次。《攀登者的天窗》獲“天上西藏·首屆中國西藏網絡影像節”最佳視頻作品金獎,2個短視頻獲全國氣象部門網絡創意大賽最佳創意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