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德慶鎮的德慶村,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出了名的“乞丐村”。
受益于西藏民主改革、改革開放等重要歷史進程,德慶村迎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2017年德慶村人均純收入達1.2萬余元,成功實現脫貧摘帽,過去的“乞丐村”之名被淡忘。
西藏自治區財政廳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西藏本級財政支出中用于民生重點領域支出1776億元,占比達80.4%;“十三五”以來,民生重點領域支出年均增速超過10%。5年來,西藏累計投入脫貧攻堅整合資金753.88億元,確保貧困縣區摘帽、貧困人口脫貧。
西藏自治區財政廳二級巡視員肖厚國表示,“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落實了一系列民生發展舉措,使得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在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方面,西藏完善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保障標準分別達到月人均847元、年人均4713元。同時,五保供養和孤兒收養實現“雙集中”,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救助生活補助達到年人均13213元,分散供養救助生活補助達到年人均7070元。
在教育事業保障方面,5年來西藏教育支出年均增長15%,實現了學前至高中階段15年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費用),城鎮困難家庭子女助學金政策全覆蓋,補助標準達到年生均4200元,惠及60多萬名學生。
在穩就業方面,“十三五”期間西藏累計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3億元,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1.06萬人,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0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433萬人次,轉移貧困勞動力18.74萬人。
此外,西藏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應急救助互為補充銜接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醫療衛生支出年均增長近20%。
德慶村64歲的村民朗杰不由感嘆:“現在不愁吃不愁穿,我和老伴有醫保,看病幾乎不花錢,孫子上學國家給交學費,這么好的日子哪去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