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青海湖已然冰封,陽光鋪灑在凍實的湖面上,折射出多彩光芒,宛如遺落在高原上的一顆藍寶石。
迎著凜冽的寒風,湖岸線上一列四人前行的身影逐漸清晰,厚實的皮鞋踩在積冰上咔哧作響。打頭的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青海湖派出所民警俄吾,他身負執法記錄儀、望遠鏡、警棍等全套裝備,不時停下腳步拿起望遠鏡觀察周邊的情況。
“不能再往里走了!”遠處有幾名游客正準備徒步向湖中心走去,俄吾用最大的聲音將他們喊住。
看到游客止住腳步,俄吾舒了一口氣,他擦了擦鏡片上的霧氣說:“冬季是青海湖的旅游淡季,但仍有不少游客選擇此時前來,在結冰的湖面徒步打卡。我們要做的就是及時發現并提醒,以防他們深入到尚未凍住的湖泊深處而發生意外。”
1月9日,剛察縣青海湖派出所民警在巡護青海湖(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旅游淡季,派出所每兩周開展一次巡湖,旺季則一天一巡。”青海湖派出所所長胡君祁介紹,派出所在做好日常警務,保障往來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積極將警力向生態警務傾斜,守護好青海湖周邊的野生動物和自然生境,責任同樣重大。
“我們主要查看是否有可疑人員、捕撈工具等,湖面是否有可疑船只、偷捕者設置的網具等,從源頭切斷青海湖流域非法捕撈湟魚的違法活動,盡最大努力保障大湖安瀾。”胡君祁說。
據了解,湟魚,學名“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種,對維系青海湖流域生態鏈安全和生物多樣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每年六月是湟魚洄游產卵的黃金季節,位于剛察縣西北部的泉吉河都會上演“半河清水半河魚”的景觀。這也是剛察縣泉吉派出所一年中最忙碌的時間。
泉吉派出所所長楊生升介紹,每到湟魚洄游季節,派出所民警常三人一組輪班在泉吉河沿線巡邏,每周一多半時間都“泡”在河道兩岸,有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
1月9日,剛察縣青海湖派出所民警俄吾在巡護青海湖。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2024年6月,受降水較少影響,泉吉河支流出現斷流、干涸情形。這對于正處于洄游關鍵時期的上萬尾湟魚宛如“滅頂之災”。
為了守護湟魚的“生命通道”,泉吉派出所民警立即聯系周邊群眾,用抬網、水桶、網兜等工具,連夜將擱淺的湟魚迅速運送到泉吉河主河道中。“看著湟魚回到水中,逆流而上,再苦再累也值得。”楊生升說。
夕陽西下,青海湖重歸平靜。談及在湖畔工作生活是否孤獨,俄吾拉下脖套,露出笑臉,“青海湖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瑰寶,保護好周邊群眾生命安全和青海湖的生態平衡,一點兒也不寂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