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7個種類 若爾蓋濕地花湖區域今春已記錄鳥類30種
近日,記者從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今年春季在花湖區域開展的鳥類調查已經完成,共記錄到鳥類30種、2376只,與往年同期相比,鳥類增加了7種。
“鳥類明顯增加,數量呈穩定狀態,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選擇到若爾蓋濕地繁衍生息,這說明隨著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濕地生態不斷向好。”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若爾蓋濕地是以高寒泥炭沼澤生態系統和黑頸鶴等珍稀物種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是我國三大濕地之一,是名副其實的“黃河蓄水池”,擔負著守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的重任。面對濕地保護考卷,近年來,阿壩州緊緊圍繞建設若爾蓋國家公園的目標任務,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建立健全監測監管體系,共同守護好黃河、守護好濕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鶴舞月亮灣 攝影人連續10年用鏡頭記錄紅原黑頸鶴
紅原大草原是若爾蓋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黑頸鶴等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繁衍地。謝宏程對“高原精靈”黑頸鶴情有獨鐘,從2014年拍攝至今,他對這10年的變化深有感觸。[詳細] -
今年首批黑頸鶴飛抵若爾蓋
“今天是3月13日,我的親人回來了,我很高興。”當日,高原守鶴人如科發布朋友圈分享他的喜悅,引來多人點贊。[詳細] -
司法如何守護若詩若畫若爾蓋
魂牽濕地大草原,夢繞天邊若爾蓋。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寒泥炭沼澤濕地,四川阿壩若爾蓋濕地內高原湖泊、水塘、草甸星羅棋布,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詳細] -
【美麗中國·大美濕地】若爾蓋:川西明珠,候鳥家園
作為我國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澤濕地,位于川西北的若爾蓋濕地不僅是水源涵養區,還是高原生態屏障區。近年來,當地通過建立巡護機制和科學監測手段,采取治沙還草、護濕還水等措施,濕地面積和珍稀野生動物種類不斷增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