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海螺溝景區恢復開放 暫不接待散客
12月12日,受“9·5”瀘定地震影響閉園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溝景區恢復開放,單日限流500人,暫不接待散客。
上圖為海螺溝景區重建的杜鵑林隧道建成后。下圖為建成前的隧道附近受損道路情況。(拼圖)蜀道集團供圖
海螺溝景區道路震后恢復重建工程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為橫斷山系北段的高山曲流深切峽谷地貌,橫跨鮮水河斷裂帶。特別是經歷了“9·5”瀘定地震后,道路沿線山體巖層更加破碎,次生地質災害頻發,且位于國家5A級景區,生態、環保要求高,多處途經絕壁路段,材料運輸、電力供應等極其困難,建設面臨嚴峻考驗。
據了解,此次震后恢復重建道路工程起于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海螺溝景區大門,止于景區3號營地,全長約29.13公里。項目主要控制性工程包含“4隧2橋”,包含青崗坪隧道、共和1號隧道、共和2號隧道、蘭花寨隧道及嘎木溝大橋、向陽坡大橋,概算總投資6.7億元。
上圖為建成后的絕壁公路。下圖為地震后的絕壁公路受損情況。(拼圖)蜀道集團供圖
災后重建歷經一年多時間,景區道路重建全部完成,具備局部開放接待條件。“道路寬度由6.5米擴至7.5米,通過修建隧道和橋梁,繞避了地質災害點,磨西古鎮到核心景區也由2小時縮短到了40分鐘。”四川路橋交建集團天路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孫來稱,重建過程中,參建人員經歷100多次余震,36次地災預警、35次暴雨預警和18次雷電預警。面對危險和困難,參建人員成功避險2次大型泥石流災害和10余次較小泥石流。
上圖為建成后的海螺溝景區盤山公路。下圖為震后受損的盤山公路。(拼圖)蜀道集團供圖
據悉,為保證游客安全和游覽體驗,海螺溝景區實行“限流開放”和“預約開放”,只接受備案旅行社電話預約,暫不接待散客。“以前乘車上山經常都會暈車,災后重建道路加寬,彎道也減少和減緩了,舒適度大大提升。”參與通車體驗后某旅行社從業代表李霞稱,將盡快回復游客接待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定下目標 海螺溝“再出發”
圍繞一年局部開放、兩年全面恢復、三年實現提升的階段目標,海螺溝正打造“大貢嘎世界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詳細] -
海螺溝景區道路重建9月底基本完成
海螺溝景區道路是海螺溝景區對外聯系的唯一通道,在“9·5”瀘定地震中損毀嚴重。如今,從磨西至三號營地的29公里路段正在恢復重建中。項目建設正在按進度如期推進,預計9月底基本建成。[詳細] -
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程加速“生長”
近日,筆者從海螺溝景區道路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部獲悉,項目的主要控制性工程包含4隧2橋即青崗坪隧道、共和1號隧道、共和2號隧道、蘭花寨隧道及嘠木溝大橋、向陽坡大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