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鎮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維西縣塔城鎮依托獨具特色的山水、文化資源,按照縣委、縣政府將塔城鎮打造為東入維西的門戶型觀光旅游重鎮的要求,堅持以“一個引領兩個夯實三個牽引”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堅持黨建引領。塔城鎮始終將鄉村旅游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以“黨建+”模式,為鄉村旅游發展營造良好的軟硬件環境。按照維西縣下發的《塔城鎮風貌管控方案》,嚴格村莊建設風貌管控、土地管控,保護傳統民居;協調推進塔城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兩污”設施、臘普河生態景觀治理等項目;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下的民管委、“五戶聯幫聯保”機制作用,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四美”創建、移風易俗、文明鄉村創建、平安創建等工作。
著力夯實生態基礎。塔城鎮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保護優先,廣泛開展環保宣傳宣講、組建巡山護河隊、選聘生態管護員、落實河長制(林長制),讓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做到依法保護生態與群眾自覺自發保護生態的有機統一。目前,全鎮森林覆蓋率86.4%,覆蓋率最高的巴珠村達到98.2%,良好的生態環境催生了原始森林徒步游、林下采摘等旅游項目。
著力夯實文化基礎。塔城鎮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活動,深入挖掘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5個(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1個、州級11個、縣級2個)、傳承人25名(其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人、省級2人、州級7人、縣級15人),建設了一批非遺傳習所、民俗展覽館,傳承并展示塔城鎮悠久的歷史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絢麗的民族文化、有趣的民俗文化。
優化產業布局牽引。塔城鎮著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注重保護田園風光,推廣種植冰葡萄、藏紅花、食用玫瑰、油葵等經濟作物,養殖稻田鴨、稻田魚等,初步形成了景觀農業、體驗農業、采摘農業為一體的旅游產業布局。培育了哈達農莊、金坷生物資源等42家新型經營主體,實施了一批集體經濟項目,“央坷”牌藏紅花被列為云南省十大名貴中藥材,哈達農莊冰酒品牌創建卓有成效,油葵和稻田彩繪成為網紅打卡點,摸魚體驗充滿鄉村樂趣。
引育優秀人才牽引。塔城鎮不斷完善鄉村旅游的基礎條件,建成中藥材加工廠房、農產品加工廠房、冷鏈廠房等一批“孵化器”。落實招商引資政策,通過政策傾斜、資金幫扶等舉措,成功引進漫尋記等自帶流量的企業,不斷吸引優秀人才投資創業,涌現出了一批鄉村旅游領軍人物。成立商會和各類文藝協會,充分發揮它們在優化營商環境、傳承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的作用。
打造精品民宿牽引。塔城鎮引進中旅集團、松贊集團等有實力的企業,規范建設高標準特色客棧、民宿,讓民房變民宿、村民變股民。組織成立民宿合作社,制定民宿管理服務標準,多輪次開展服務人員專業培訓,規范引導民宿產業健康發展。目前,全鎮有酒店(客棧)51家,民宿34家,共有房間數800間(單間217、雙人間547、三人間36),可接待1424人,涵蓋單價從388元到4388元的各類房型。松贊塔城酒店等成為國內外游客熱門的旅行住宿地,精品客棧、民宿集群成為塔城的地理標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啟別村:“民宿+”模式帶動鄉村旅游蓬勃發展
近年來,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依托特有的資源優勢,著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依托“民宿+”模式,讓村民走上了依靠鄉村旅游脫貧致富的好路子。[詳細] -
滇藏鐵路迪慶段實現4/5G網絡全覆蓋
近日,記者在中國移動迪慶分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克服了高原反應、高地質風險、交通不便和施工難度大等諸多困難,已于11月中旬完成了滇藏鐵路迪慶段的4/5G無線網全覆蓋工作。[詳細] -
迪慶州圓滿完成殘疾人青少年體育苗子選拔工作
近日,迪慶州殘疾人聯合會選拔小組到香格里拉市特殊教育學校、全州六所鄉鎮小學、兩所縣級學校以及通過部分集中選拔,對全州初篩的68名殘疾人青少年運動員苗子進行專業選拔以及項目分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