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乳”產業 照亮振興路
車間內工人忙碌的身影。
牧場里勤勞的牧工。
特色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程宦寧 攝
牧場里自由自在的牦牛。
九月底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氣溫驟降,雪花紛飛,但是走進治多縣的玉樹阿米雪乳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走上公司二樓平臺,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奶制品加工車間一覽無遺?!肮居?019年成立,是治多縣政府與河南縣啟龍牧場聯合創辦的國有控股企業。經過前期籌備工作,2021年7月正式運營,我就是那個時候來的公司。”說話的人是生產車間主任多杰求加。
今年30歲的多杰求加是治多縣多彩鄉聶恰村牧民,父母都患有慢性疾病,沒有外出務工能力,一家人靠著挖蟲草和國家的政策脫了貧,但日子始終過得“不安穩”。2021年,多杰求加來到阿米雪,有了一個月2100元的工資,才讓這個家庭穩定下來。
上進的多杰求加每天在廠里跟著師傅加班,東西越學越多,如今已經成了廠里的骨干,工資也從2100元漲到了4200元。如今,多杰求加已結婚生子,還把父母從牧區接到了縣城,一家人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
公司董事長青梅然丁說:“在我們這里,和多杰求加情況相似的還有很多。為了助力鄉村振興,展現企業擔當,公司拿出部分輔助性、技術門檻低的崗位,優先吸納脫貧戶和檢測戶中的弱勞動力就業增收,還增設了擠奶工、收購員、檢測員等多個就業崗位,目前吸收勞動力88人,其中一半都是脫貧戶。”
走出公司,跟著青梅然丁來到不遠處的草場,放眼望去是滿山遍野的牦牛。“作為乳制品企業,當然離不開牦牛,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十萬畝的牧場,分別由九戶牧民承擔養殖工作,通過‘公司+基地+生產合作社+牦牛養殖戶+飼草料種植基地’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實現聯農帶農致富增收的目標。”青梅然丁說。
在一號牧場,記者看到了剛剛放牧歸來的塔西公加,他是索加鄉當曲村人,2022年初開始在這里放牧。塔西公加說:“我負責的牦牛有250多頭,一年工資算下來是7萬多元。如果沒有阿米雪這個平臺,我們想找一份收入這么高的工作是非常困難的。”
作為州級的龍頭企業,牧場的奶源遠遠不能滿足阿米雪的“胃口”,所以阿米雪還通過“簽訂單、簽協議”,從治多縣各個合作社、曲麻萊縣周邊的合作社和玉樹市隆寶鎮周邊的合作社收購優質牦牛奶,帶動更多牧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與企業發展“雙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治多縣奏響鄉村振興“致富曲”
2023年,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以鞏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牧民增收致富渠道為使命,著力促進畜牧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牧民富裕富足,全力以赴打造鄉村振興治多樣板。[詳細] -
青海省治多縣:“云端”牧場“慧”養牛
牦牛產業被稱為玉樹州農牧業發展的“第一產業”和“第一品牌”。玉樹牦牛既是牧民群眾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也是穩固脫貧攻堅成績,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詳細] -
做強特色產業 奏響發展歡歌
屠宰場緊鄰活畜交易市場,給各族群眾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活畜交易平臺,在延伸畜牧產業鏈、引導產業集聚發展的同時,加快畜牧產品流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