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保護成效顯著
仲秋時節,行走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白色的雪山、蒼翠的松柏以及金黃的草原構成了高原秋季的絕美風光。
近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祁連山區保護建設成效顯著,示范引領作用凸顯。
祁連山位于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黃土高原三大高原交匯區,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和西北諸河重要產流地,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不僅如此,祁連山還是東南濕潤季風區、西北干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交匯區,在氣候調節、水源涵養、生態系統穩定、生物多樣性維持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記者了解到,自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和祁連山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祁連山區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植被面積、覆蓋度、生產力顯著提高,植被生態質量改善,生物多樣性增加,退化草地有效恢復;固碳釋氧、水源涵養、防風固沙等生態功能提高。
據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自試點建設以來,植被面積增加0.97萬公頃,植被覆蓋度平均增加1.45%,植被生態質量提高15.27%;60.17%的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恢復;水源涵養能力和水文徑流量明顯提升;空氣質量顯著提高,植被固定二氧化碳量和釋放氧氣量分別增加19.01%和20.34%;發現昆蟲新種14種,祁連山鳥類新記錄9種,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周華坤介紹,此次針對祁連山的生態評估,采用的數據包括衛星遙感數據,歷史統計資料,園區內氣象、水文監測站點數據,草地、林地和濕地長期監測點地面監測數據。此外,還包括各研究組實地采樣調查數據、文獻和科考報告、社會經濟統計資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以來有效恢復60%退化草地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以來,植被面積增加0.97萬公頃,植被覆蓋度平均增加1.45%,植被生態質量提高15.27%,60.17%的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恢復。[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冰儲量縮減 植被質量偏好
《公報》顯示:從冰川變化情況來看,2022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境內團結峰冰川、崗格爾肖合力冰川、八一冰川面積和冰儲量較第二次冰川編目及2010年均呈縮減態勢。 [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去年千名管護員巡護里程近170萬公里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23日消息,2022年,該局1265名管護員開展巡護6.18萬次,巡護里程達169萬公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