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壩州:同心同向 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藏羌兒女載歌載舞,慶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小峰 攝
黑水縣沙石多鄉昌德村村民脫貧摘帽后,與親朋好友共度藏歷新年。 王維茂 攝
理縣羌族群眾參加花兒納吉賽歌會,歡慶羌歷新年。 理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喜悅掛在臉上,舞姿訴說幸福。 阿壩州委宣傳部供圖
這幾天,松潘縣藏族青年唐仁松召集3名合作伙伴——漢族青年張陽奎、回族青年馬步元、羌族青年張皓,準備拍攝短視頻,對外宣傳推介他們共同開辦的精品民宿——懌宿·古道牧風,“爭取今年中秋國慶假期迎來更多游客。”唐仁松說。
懌宿·古道牧風精品民宿選址松潘縣城旁的俄寨村半山上,主打多民族融合風格,深受游客喜愛。2020年,懌宿·古道牧風被授予阿壩州民宿行業最高獎項——“阿壩州金熊貓標桿民宿”。
“我們的民宿掛有一幅唐卡,畫里的大象、羊、猴子和錦雞通過合作獲得了食物,體現了團結才能共贏的含義,這也是對我們4個年輕人創業的一種激勵。”唐仁松說,懌宿·古道牧風民宿的經營理念是打造溫馨的家,“我們希望游客除了把風景帶回去,還能把這里的民族文化、友誼帶回去。”
民族團結,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濃,讓各族群眾的生活更美好。作為全國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壩州是以藏族、羌族、回族、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生息,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像卷心菜一樣越抱越緊,像酥油糌粑一樣越揉越緊。”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這既是阿壩州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享的生動描述,也寄托著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美好愿望。
近年來,阿壩州堅持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總目標,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用發展的思維謀劃民族工作,用發展的舉措促進民族團結,用發展的成果鞏固民族關系。同時,積極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愛護團結、珍視團結,以各級班子的團結帶動干部隊伍的團結、以干部隊伍的團結帶動全州各族群眾的團結,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阿壩發展穩定的大局更加堅實。2019年,阿壩州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
堅持黨的領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阿壩州的歷史,就是一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團結進步史,文成公主入藏開啟了民族團結之門,茶馬古道聯通了民族進步之路。
紅軍長征時在阿壩爬雪山、過草地,阿壩各族兒女與紅軍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凹t色土司”安登榜發動群眾為紅軍籌糧、做衣服、做鞋子,參加蘇維埃政權活動,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率眾參加紅軍的羌族土司。
為紀念紅軍長征的艱辛歷程,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將紅軍長征紀念碑總碑建于阿壩州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寶山上,這讓阿壩各族兒女更加堅定要團結一心跟黨走。
出生于松潘縣毛兒蓋地區的桑木旦先后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譯審工作,辦起涉藏地區第一個編譯局——阿壩州編譯局。
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才能凝聚各民族、發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過程、體現到加強民族團結的各方面,才能確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推進。
為此,阿壩州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大力實施基層黨組織“達標創星”和黨員“積分評星”動態管理,扎實推進“軟鄉弱村”集中整頓,推動272個先進支部創星、851個一般支部達標,41個“軟鄉”、153個“弱村”實現轉化提升,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高質量打造“石榴花開·美麗阿壩”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常態化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縱深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創建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13個、省級示范單位103個,省級及以上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實現全覆蓋。
把做好群眾工作作為促進民族團結的抓手。阿壩州以“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為統領,持續推動各級干部走出機關、走進基層、走入群眾,全州黨員干部職工與19.2萬戶農牧民群眾建立幫扶機制,在常聯常進、常聯常親中落實民生實事,深入開展政策、法律、法規宣傳,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強“五個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感謝黨和政府,感謝聯系幫扶我家的干部,他們像親人一樣幫助我?!比魻柹w縣困難群眾曲央扎巴說,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干部為其爭取建房補助,修建了住房。
“干部與各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干群關系如魚水般親密?!卑沃菸M織部相關負責人認為,“兩聯一進”群眾工作深入推進,進一步夯實筑牢了黨在民族地區的執政根基,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注入了強勁的內生動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 夯實各民族團結進步根基
9月6日,松潘縣進安鎮黑籽兒幼兒園內傳出陣陣歡聲笑語,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正跟著音樂節奏做趣味小游戲。
值得一提的是,這所幼兒園的學生由多民族組成,師資組成也充滿“民族風”,來自藏族、羌族、回族、漢族等民族。
“我們是松潘縣第一所‘公建民營’幼兒園,現在有學生300多名?!眻绦袌@長鄭嬌透露,2017年,為緩解松潘縣幼兒園階段學生入學難問題,在大邑對口支援松潘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黑籽兒教育服務集團來到松潘,開辦了這所幼兒園。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阿壩州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民生“賬本”。
破解上學難、交通難、用電難、飲水難、醫療難、就業難、增收難等民生“難題”,阿壩州加快落實落細民生實事?!皰呙ぁ薄捌站拧薄笆迥昝赓M教育”春風化雨,全州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7%。醫療資源延伸覆蓋,14個綜合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水平。
一曲曲創業奮斗的壯歌、民族團結的歡歌、繁榮穩定的凱歌,展現出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歷史巨變。2022年,阿壩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17萬元、1.83萬元,分別比1953年增長了146倍、281倍。
紅原有紅軍長征走過的大草原,也是阿壩州唯一的純牧業縣,當地牧民靠養牦牛為生,如何帶動牧民穩定增收?
浙江溫州在紅原縣更攀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總社投入援建資金3445萬元,打造牦牛乳肉生產、牦牛毛藏綿羊毛加工、牦牛冷鏈物流三大車間,幫助當地延伸牦牛產業鏈條,形成牦牛產業發展集群,溫州援藏干部與當地藏族群眾結下兄弟般的情誼。
在脫貧奔康和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阿壩州依托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省內對口幫助等政策機遇,借智借力,夯實發展根基,阿壩州13個貧困縣(市)提前一年脫貧摘帽,606個貧困村如期退出,10.38萬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阿壩脫貧經驗”連續4年入選博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
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靠的是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靠的是各族群眾的守望相助。
自1953年成立以來,阿壩州各族人民攜手并肩、風雨同舟,共同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的輝煌篇章。特別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6·24”茂縣特大山體滑坡、“8·8”九寨溝地震發生后,全國各族人民無私奉獻、全力支持,全州各族群眾患難與共、守望相助,在抗震救災、災后重建中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的感人樂章,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典范。
如今,在阿壩,最美的風景是藏羌兒女的笑臉。
推動交流融合 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茂縣羌族姑娘楊佳麗對此深有感觸。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楊佳麗與各民族代表一起合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她和各民族代表一道合唱《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我是作為‘羌族金花’,被推選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的。”楊佳麗說。
那一年,剛剛經歷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楊佳麗從茂縣繞道松潘,再經綿陽到成都,最后再到北京。“當時,我全身只有300元錢,就攔了一個運送救災物資的車隊把我送出去。”楊佳麗回憶說,到達成都后,駕駛員不僅不收錢,還在途經松潘縣城時請她吃了一頓飯。一路上的經歷,讓她切身體會到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特殊含義,“這段經歷,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從北京演出回來后,楊佳麗利用自身特長,多次主動報名,與家鄉的舞者一起到國內外進行感恩演出。
在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壩子村,村民塔哇的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家庭,也是全鎮居民都羨慕的和諧之家。通過努力,塔哇與兄弟在元壩子村修建了一家酒店,還通過開設商業營業網點,帶動該村60%以上的務工人員就業增收。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事實證明,民族團結進步就蘊藏在日常工作和學習生活中,只要用心澆灌和呵護,民族團結之花就能結出累累碩果。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阿壩州實施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搶救保護工程和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先后成立象藏藝術學校、巧娘藏羌手工專業合作基地及羌族多聲部傳習所,開展藏羌戲曲進校園活動,創新舉辦少數民族非遺作品展、格薩爾賽馬會等系列活動。正是民族團結的文化因子,讓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由淺入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松潘的花燈舞又名回族花燈舞,深受當地各族群眾喜愛。跟隨非遺傳承人李子安學習花燈制作技藝的藏族青年楊勇士說,希望掌握這門傳統技藝,為更多群眾制作花燈。
民族團結進步的花兒最鮮艷,民族團結進步的果實最香甜。阿壩各族兒女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在新的征程上闊步前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阿壩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升級版
近年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推進所有工作職責向[詳細] -
攜手共繪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
一個擺脫貧困的村莊、一份有奔頭的工作、一句流利的普通話……四川的創建工作,從點滴入手、潤物無聲。[詳細] -
四川阿壩甘孜兩州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
12月12日,記者從國家民委官方網站獲悉,國家民委近日正式發布公告,決定命名四川省阿壩州、甘孜州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詳細] -
三個切片看四川松潘民族團結新路徑
記者近日走進這片土地,通過三個切片,去感受松潘各民族之間相親相愛、團結進步、攜手奔康的動人故事。[詳細]